移动IPv6环境下基于NSIS协议的QoS研究
提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IP网的QoS技术 | 第9-10页 |
·NSIS协议族 | 第10-1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基础与理论 | 第13-26页 |
·移动IPv6 协议综述 | 第13-16页 |
·移动IPv6 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移动IPv6 的工作原理 | 第14页 |
·移动IPv6 的操作 | 第14-16页 |
·RSVP协议框架 | 第16-18页 |
·RSVP协议介绍 | 第16-17页 |
·RSVP协议操作 | 第17-18页 |
·NSIS协议框架 | 第18-23页 |
·术语 | 第18页 |
·NSIS协议结构 | 第18-19页 |
·NTLP协议 | 第19-20页 |
·QoS-NSLP协议 | 第20-23页 |
·NSIS协议与RSVP协议的比较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NSIS分层资源预留机制总体设计 | 第26-42页 |
·网络模型 | 第26-27页 |
·当前移动IPv6 资源预留建立过程分析 | 第27-30页 |
·RSVP协议支持移动IPv6 的扩展 | 第28-29页 |
·NSIS协议资源预留建立过程分析 | 第29-30页 |
·NSIS协议基于交叉节点的分层资源预留机制设计 | 第30-35页 |
·交叉节点发现 | 第30-33页 |
·基于交叉节点的分层资源预留机制 | 第33-35页 |
·基于流表建立预留路径过程设计 | 第35-38页 |
·预留路径的建立 | 第35-36页 |
·双向预留过程中的报文传输 | 第36-38页 |
·绑定与资源预留过程合并 | 第38-40页 |
·合并过程概述 | 第38页 |
·分层资源预留机制的消息格式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NSIS分层资源预留机制详细设计 | 第42-54页 |
·移动节点操作 | 第42-46页 |
·移动节点维护的数据结构 | 第42-43页 |
·移动节点离开家乡时发送数据包 | 第43-44页 |
·移动节点离开家乡时接收数据包 | 第44-46页 |
·交叉节点操作 | 第46-49页 |
·交叉节点维护的数据结构 | 第46-47页 |
·交叉节点的功能 | 第47页 |
·交叉节点对数据包的处理 | 第47-49页 |
·通信对端节点操作 | 第49-50页 |
·通信对端节点维护的数据结构 | 第49-50页 |
·通信对端节点对数据包的处理 | 第50页 |
·家乡代理操作 | 第50-51页 |
·NSIS分层资源预留机制性能分析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第54-61页 |
·实验环境 | 第54-56页 |
·移动IPv6 的配置 | 第54-55页 |
·实验网络结构 | 第55-56页 |
·分层资源预留机制实现 | 第56-59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1-63页 |
·总结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摘要 | 第67-70页 |
Abstract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