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4页 |
|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第7-9页 |
| ·疲劳损伤概述 | 第7-8页 |
| ·机械结构低周疲劳损伤的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机械结构低周疲劳损伤的研究意义 | 第9页 |
| ·本课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9-12页 |
| ·疲劳破坏问题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 第9-11页 |
| ·机械结构焊接接头疲劳问题研究进展及趋势 | 第11-12页 |
| ·模糊疲劳累积损伤研究进展及趋势 | 第12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 2 金属疲劳损伤特征 | 第14-29页 |
| ·概述 | 第14页 |
| ·疲劳裂纹萌生与短裂纹扩展的机理 | 第14-19页 |
| ·裂纹萌生的微观机理 | 第14-17页 |
| ·疲劳短裂纹扩展的微观机理 | 第17-19页 |
| ·金属的σ- N 曲线 | 第19-21页 |
| ·σ-N 曲线图形描述 | 第19-20页 |
| ·σ-N 曲线的数学描述 | 第20-21页 |
| ·应力控制下的循环应力—应变关系 | 第21-24页 |
| ·滞回环和循环应力—应变响应 | 第22-23页 |
| ·循环应力—应变与寿命的关系 | 第23-24页 |
| ·现有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24-28页 |
| ·Miner 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 第24-25页 |
| ·Manson 双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25页 |
| ·Carten 一Dolan 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25-26页 |
| ·Lemaitre 损伤公式 | 第26-28页 |
| ·Oh 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28页 |
| ·结论 | 第28-29页 |
| 3 基于模糊的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29-44页 |
| ·模糊数学基本理论 | 第29-33页 |
| ·隶属函数的定义 | 第29页 |
| ·隶属函数的确定原则及基本确定方法 | 第29-33页 |
|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33-42页 |
| ·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模型 | 第33-39页 |
| ·实例计算 | 第39-40页 |
| ·与Miner 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的比较 | 第40-41页 |
| ·与Carten 一Dolan 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的比较 | 第41-42页 |
| ·结论 | 第42-44页 |
| 4 焊接金属疲劳强度与寿命预测 | 第44-59页 |
| ·焊接构件的疲劳问题 | 第44-45页 |
| ·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 | 第45页 |
| ·焊接结构疲劳断裂的机理 | 第45-46页 |
| ·影响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的因素 | 第46-49页 |
| ·材质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应力集中 | 第47-48页 |
| ·焊接缺陷 | 第48-49页 |
| ·应力状态 | 第49-51页 |
| ·焊接残余应力 | 第49-50页 |
| ·平均应力及峰值应力 | 第50页 |
| ·双周载荷 | 第50-51页 |
| ·变幅载荷 | 第51页 |
| ·尺寸效应 | 第51-52页 |
| ·焊接区疲劳损伤的微观过程分析 | 第52-53页 |
| ·焊接结构疲劳损伤寿命计算 | 第53-58页 |
| ·疲劳损伤演化规律的讨论 | 第53-57页 |
| ·实例计算 | 第57-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5 总结 | 第59-61页 |
| ·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 ·研究前景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附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