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脱色菌的分离及其应用特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5页 |
·印染废水的特点 | 第9页 |
·印染废水色度的危害 | 第9-10页 |
·印染废水脱色的处理方法 | 第10-19页 |
·物理方法 | 第10-12页 |
·物理化学法 | 第12-13页 |
·化学方法 | 第13-17页 |
·生物处理方法 | 第17-19页 |
·目前脱色用微生物的研究 | 第19-24页 |
·印染废水脱色微生物的种类 | 第19-22页 |
·印染废水脱色的生物降解酶系 | 第22-24页 |
·本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生物脱色的理论基础 | 第25-36页 |
·染料的分类及命名 | 第25-26页 |
·染料的结构及生色机理 | 第26-27页 |
·活性蓝结构 | 第27-28页 |
·污水处理的微生物基础 | 第28-32页 |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 第32-33页 |
·微生物的营养吸收方式 | 第33-34页 |
·微生物的脱色机理 | 第34-35页 |
·微生物的共代谢机理 | 第35-36页 |
第3章 实验的准备 | 第36-41页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36-38页 |
·实验菌种来源 | 第36页 |
·实验药品 | 第36页 |
·实验器材 | 第36-37页 |
·实验用培养基 | 第37-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细菌分离和筛选的实验方法 | 第38页 |
·细菌对染料脱色能力的研究 | 第38-39页 |
·实验步骤 | 第39-41页 |
第4章 脱色菌的分离筛选 | 第41-46页 |
·污泥的驯化 | 第41页 |
·脱色菌的分离及富集培养 | 第41-42页 |
·脱色菌的筛选 | 第42-43页 |
·T4菌的生长曲线 | 第43-44页 |
·T4菌的个体形态观察以及染色 | 第44-46页 |
·T4菌个体形态观察 | 第44-45页 |
·T4菌革兰氏染色结果 | 第45-46页 |
第5章 T4菌脱色的影响因素 | 第46-55页 |
·外加碳源对T4菌脱色的影响 | 第46-47页 |
·无机盐类离子对T4菌脱色的影响 | 第47页 |
·培养基的pH条件对脱色的影响 | 第47-48页 |
·温度对T4菌株脱色率的影响 | 第48-50页 |
·接种量对T4脱色率的影响 | 第50页 |
·染料对T4菌株脱色的影响 | 第50-53页 |
·染料的投加顺序对T4脱色的影响 | 第50-51页 |
·染料浓度对T4脱色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染料浓度对T4脱色速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染料种类对T4脱色的影响 | 第53页 |
·混合菌对染料的脱色研究 | 第53-55页 |
第6章 条件正交试验 | 第55-62页 |
·优化试验设计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与意义 | 第55页 |
·正交试验要解决的问题及目的 | 第55页 |
·正交试验及分析 | 第55-61页 |
·制作正交表 | 第55-56页 |
·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 | 第56-61页 |
·正交试验的结果 | 第61-6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