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的去除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21页 |
| ·饮用水二氧化氯消毒应用现状 | 第11-12页 |
| ·二氧化氯的理化特性 | 第11页 |
| ·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 | 第11页 |
| ·二氧化氯消毒的优缺点 | 第11-12页 |
| ·饮用水亚氯酸盐污染及危害 | 第12-15页 |
| ·饮用水亚氯酸盐污染现状 | 第12-13页 |
| ·饮用水亚氯酸盐污染来源 | 第13-14页 |
| ·亚氯酸盐污染的健康威胁 | 第14-15页 |
| ·饮用水亚氯酸盐污染的控制对策 | 第15-19页 |
| ·二氧化氯制备过程控制亚氯酸盐的残留 | 第15页 |
| ·减少源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控制亚氯酸盐生成 | 第15-16页 |
| ·对已生成的亚氯酸盐进行去除 | 第16-19页 |
| ·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19-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20-21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21-28页 |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1-22页 |
| ·实验方法设计 | 第22-24页 |
| ·水样及药剂的配制 | 第22-23页 |
| ·活性炭去除ClO_2~-实验 | 第23-24页 |
| ·抗坏血酸去除ClO_2~-实验 | 第24页 |
| ·亚铁去除ClO_2~-实验 | 第24页 |
| ·分析方法 | 第24-28页 |
| ·亚氯酸根的测定 | 第24-25页 |
| ·五步碘量法测定ClO_2~-和Cl_2 | 第25页 |
| ·二价铁离子的测定 | 第25-26页 |
| ·抗坏血酸的测定 | 第26-27页 |
|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测定 | 第27-28页 |
| 3 活性炭去除亚氯酸盐工艺研究 | 第28-49页 |
| ·活性炭的吸附过程 | 第28页 |
| ·粉末活性炭去除亚氯酸盐工艺优化 | 第28-33页 |
| ·pH值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活性炭投加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29-30页 |
| ·ClO_2-初始浓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实验温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1页 |
| ·搅拌速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 ·COD浓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正交实验 | 第33-35页 |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33页 |
| ·正交实验结果 | 第33-35页 |
| ·粉末活性炭去除亚氯酸盐热力学研究 | 第35-39页 |
| ·吸附等温线与吸附等温式 | 第35-36页 |
|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第36-38页 |
| ·热力学参数计算 | 第38-39页 |
| ·粉末活性炭去除亚氯酸盐动力学研究 | 第39-45页 |
| ·吸附过程 | 第39-40页 |
| ·吸附速率方程 | 第40-41页 |
| ·吸附动力学实验研究 | 第41-43页 |
| ·吸附机理研究 | 第43-45页 |
| ·颗粒活性炭吸附柱去除亚氯酸盐工艺优化 | 第45-48页 |
| ·活性炭层高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水体流速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6-47页 |
| ·ClO_2~-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4 亚铁盐去除亚氯酸盐工艺研究 | 第49-55页 |
| ·亚铁盐去除亚氯酸盐机理 | 第49页 |
| ·亚铁去除亚氯酸盐工艺探讨 | 第49-53页 |
| ·pH值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9-50页 |
| ·亚铁投加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 ·ClO_2~-初始浓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1页 |
| ·作用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温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 ·工艺条件优化实验 | 第53-54页 |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53页 |
|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5 抗坏血酸去除亚氯酸盐工艺研究 | 第55-62页 |
| ·抗坏血酸去除亚氯酸盐机理 | 第55页 |
| ·抗坏血酸去除亚氯酸盐的工艺探讨 | 第55-59页 |
| ·pH值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抗坏血酸投加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 ·ClO_2~-初始浓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 ·作用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8-59页 |
| ·温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9页 |
| ·工艺条件优化实验 | 第59-61页 |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59-60页 |
|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6 结论 | 第62-63页 |
| 7 问题与讨论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 符号说明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