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9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7-9页 |
第二节 个案选取与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第二章 文本表征 | 第19-32页 |
第一节 叙事 | 第19-25页 |
一、层级:87版的两层镜语叙事与10版的网状画外叙事 | 第19-22页 |
二、风格:87版的纪实书写与10版的诗性诉说 | 第22-25页 |
第二节 符号 | 第25-32页 |
一、服饰与造型:87版的严肃写实与10版的梦幻写意 | 第25-28页 |
二、音响与音乐:87版的古典民乐风与10版的昆曲元素 | 第28-30页 |
三、神话的逆向询唤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社会语境 | 第32-40页 |
第一节 87版《红楼梦》:精英话语与官方意识 | 第32-35页 |
一、80年代的社会语境 | 第32-33页 |
二、官方话语下的精英式制作 | 第33-34页 |
三、反封建主题与精英结尾 | 第34-35页 |
第二节 10版《红楼梦》:消费社会与商业逻辑 | 第35-40页 |
一、90年代:大众文化的滥觞与繁荣 | 第35-36页 |
二、21世纪初:消费社会与视觉文化 | 第36-38页 |
三、市场策划与商业运作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受众解码 | 第40-51页 |
第一节 新媒介语境与新解码方式 | 第41-45页 |
第二节 互文性观影、抵抗式解码与主体性建构 | 第45-48页 |
一、互文性观影与期待视野 | 第45-46页 |
二、抵抗式解码与主体性建构 | 第46-48页 |
第三节 经典解读、全球化与文化身份 | 第48-51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1-54页 |
附录一:受访者名录及简介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