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8页 |
| ·题目释义 | 第12-15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5-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旅游旅馆设计的研究背景 | 第18-21页 |
| ·旅游业和旅馆业的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 ·西南地区旅游旅馆发展的历史 | 第20-21页 |
| ·西南山地风景区旅游旅馆地域风格设计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1-24页 |
| ·建筑与室内的“整体设计(total design)” | 第21-22页 |
| ·地区主义的创作理论 | 第22-24页 |
| ·场所精神理论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西南山地风景区旅馆设计的地域性背景分析 | 第25-48页 |
| ·西南山地风景区自然地理特征 | 第25-27页 |
| ·地貌特征 | 第25-26页 |
| ·气候特征 | 第26页 |
| ·动植物物种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复杂,环境敏感度高 | 第26-27页 |
| ·自然地理特征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 第27页 |
| ·西南地区是中国三大文化板块延伸、解触、碰撞、交融的地区 | 第27-29页 |
| ·北方游牧文化区 | 第28页 |
| ·黄河流域旱地农业文化区 | 第28-29页 |
| ·水田稻作农业区 | 第29页 |
| ·西南是中国三大文化板块延伸、接触、碰撞交融的地区 | 第29页 |
| ·地域空间及地域文化 | 第29-32页 |
| ·巴蜀地区——农耕文化区 | 第29-31页 |
| ·川西滇西北地区(农耕——游牧文化区) | 第31页 |
| ·滇黔地区(农耕——渔猎文化区) | 第31页 |
| ·西南诸信仰与建筑承传 | 第31-32页 |
| ·西南地区传统地域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 第32-40页 |
| ·邛笼 | 第32-36页 |
| ·干栏 | 第36-37页 |
| ·合院 | 第37-40页 |
| ·西南地区传统家具种类及特征 | 第40-47页 |
| ·巴渝传统家具地域特色 | 第40-42页 |
| ·藏族传统家具地域特色 | 第42-43页 |
| ·白族传统家具地域特色 | 第43-45页 |
| ·傣族传统家具地域特征 | 第45-46页 |
| ·纳西族传统家具地域特色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三章 基于自然环境的旅馆建筑地域风格创作 | 第48-60页 |
| ·当前旅游旅馆建筑对山地地形适应的创作特征分析 | 第48-57页 |
| ·现代旅游旅馆与传统建筑对山地适应的差异 | 第48-49页 |
| ·旅游旅馆总平面布局 | 第49-54页 |
| ·现代旅游旅馆对山地适应的方式 | 第54-57页 |
| ·适应当地环境气候的设计方法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四章 基于人文文化的旅馆建筑地域风格设计 | 第60-67页 |
| ·文化环境创意法 | 第60-61页 |
| ·民居整体空间形态模拟法 | 第61-62页 |
| ·民族建筑形态模拟法 | 第62-63页 |
| ·运用地方材料及技术的方法 | 第63-64页 |
| ·建筑细部装饰凸现地域特色 | 第64页 |
| ·地方文物建筑的再利用 | 第64-65页 |
| ·批判的地域主义创作观念的再思考 | 第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第五章 西南山地风景区旅游旅馆的外部空间及中介空间设计 | 第67-77页 |
| ·空间设计手法 | 第67-71页 |
| ·空间的重复与再现 | 第67-68页 |
| ·空间的对比与变化 | 第68-69页 |
| ·空间的衔接与过渡 | 第69页 |
|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 第69-71页 |
| ·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 第71页 |
| ·空间的序列与节奏 | 第71页 |
| ·西南山地风景区旅馆空间的地域风格设计 | 第71-75页 |
| ·在外部空间设计中体现地域风格 | 第71-74页 |
| ·在中介空间设计中体现地域风格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 第六章 西南山地风景区旅游旅馆室内空间的地域风格设计 | 第77-96页 |
| ·地域风格的室内设计应有主题 | 第77-78页 |
| ·地区特色的室内空间应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征 | 第78-89页 |
| ·西南地区传统装饰图案的现代运用方式 | 第78-81页 |
| ·地域风格装饰图案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 第81页 |
| ·地域性风格家具的创新设计 | 第81-84页 |
| ·地域风格的装饰图案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第84-86页 |
| ·西南地区民俗、宗教、神话文化等在旅馆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第86-87页 |
| ·中国书法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第87页 |
| ·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地域风格的室内陈设 | 第87-89页 |
| ·室内空间设计应延续自然环境的格调 | 第89-92页 |
| ·引入自然因素 | 第89-90页 |
| ·地区特色的室内空间应充分利用地方材料 | 第90-92页 |
| ·旅馆室内空间地域风格的创造在于传统与现代格调的糅合 | 第92-94页 |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 第七章 项目实践——四川江油市窦团山温泉酒店建筑设计及其中餐厅室内设计 | 第96-119页 |
| ·江油窦团山地域文化概述 | 第96页 |
| ·温泉酒店建筑设计 | 第96-113页 |
| ·建筑功能结合地形的初步思考 | 第96-104页 |
| ·最终方案 | 第104-106页 |
| ·建筑设计小结 | 第106-113页 |
| ·江油温泉酒店中餐厅室内设计 | 第113-117页 |
| ·室内平面设计 | 第113-115页 |
| ·室内整体氛围设计 | 第115页 |
| ·立面设计 | 第115页 |
| ·室内家具设计 | 第115-117页 |
| ·装饰工艺 | 第117页 |
| ·小结 | 第117-119页 |
| 第八章 结语与展望 | 第119-125页 |
| ·研究成果与结论 | 第119-123页 |
| ·旅游旅馆建筑的地域风格创作 | 第119-120页 |
| ·旅游旅馆建筑空间的地域风格创作 | 第120-122页 |
| ·地域风格创作中的要点总结 | 第122-123页 |
| ·存在问题 | 第123页 |
| ·西南地区山地旅游旅馆地域风格设计的发展展望 | 第123-1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5-128页 |
| 致谢 | 第128-129页 |
| 作者简介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