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由器的L2TP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课题的背景 | 第10-12页 |
·课题的意义 | 第12-15页 |
·工作内容 | 第15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L2TP协议相关概述 | 第17-33页 |
·VPDN概论 | 第17-19页 |
·VPDN建设 | 第18-19页 |
·VPDN的实现过程 | 第19页 |
·L2TP协议概述 | 第19-23页 |
·L2TP的工作原理 | 第19-22页 |
·L2TP的建立过程 | 第22-23页 |
·L2TP协议细节 | 第23-33页 |
·L2TP的拓扑结构 | 第23页 |
·L2TP的承载技术 | 第23-24页 |
·L2TP的报文格式 | 第24-26页 |
·L2TP的控制消息 | 第26-27页 |
·L2TP中的PPP协商 | 第27-28页 |
·控制消息与隧道的建立和拆除 | 第28-31页 |
·控制消息与会话的建立和拆除 | 第31-33页 |
第3章 L2TP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3-61页 |
·系统的开发环境 | 第33-35页 |
·硬件开发环境 | 第33页 |
·软件开发环境 | 第33-35页 |
·编程语言 | 第35页 |
·模块总体的设计与实现 | 第35-37页 |
·模块的总体设计 | 第35-36页 |
·全局的数据结构 | 第36页 |
·系统主函数模块的实现 | 第36-37页 |
·接收UDP消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7-49页 |
·控制消息处理模块的工作流程 | 第38-42页 |
·数据消息处理模块的工作流程 | 第42-43页 |
·隧道和会话的数据结构 | 第43-46页 |
·控制消息处理模块的实现 | 第46-48页 |
·数据消息处理模块的实现 | 第48-49页 |
·接收PPP消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9-52页 |
·接收PPP消息的模块设计 | 第49-50页 |
·接收PPP消息的模块实现 | 第50-51页 |
·L2TP与PPP模块交互的关键技术 | 第51页 |
·L2TP与PPP模块交互的关键问题 | 第51-52页 |
·接收MMI消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2-56页 |
·接收MMI消息的模块设计 | 第52-53页 |
·接收MMI数据的数据结构 | 第53-54页 |
·接收MMI消息的模块实现 | 第54-55页 |
·L2TP与MMI交互的关键问题 | 第55-56页 |
·接收定时器消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6-61页 |
·接收定时器消息的模块设计 | 第56-57页 |
·定时器消息的数据结构 | 第57页 |
·接收定时器消息的模块实现过程 | 第57-59页 |
·定时器的使用 | 第59-61页 |
第4章 L2TP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61-71页 |
·L2TP的可靠性控制 | 第61-63页 |
·接收和发送序列号 | 第61页 |
·隧道的流量控制队列 | 第61-63页 |
·属性的解析与封装 | 第63-67页 |
·属性的解析 | 第65-67页 |
·属性的封装 | 第67页 |
·L2TP系统中的加密和解密 | 第67-71页 |
·隧道验证中的加密和解密 | 第67-68页 |
·属性的隐藏 | 第68-71页 |
第5章 L2TP系统的测试 | 第71-92页 |
·客户端直接连接LNS | 第71-79页 |
·环境搭建 | 第72-74页 |
·功能的测试 | 第74-77页 |
·两个客户端井行连接的测试 | 第77-79页 |
·客户端通过LAC连接LNS | 第79-85页 |
·环境搭建 | 第79-83页 |
·功能的测试 | 第83-85页 |
·系统性能的测试 | 第85-91页 |
·稳定性测试 | 第86-87页 |
·吞吐率测试 | 第87-89页 |
·速率测试 | 第89-91页 |
·测试结论 | 第91-9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科研情况 | 第96页 |
论文发表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