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4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前言 | 第6-9页 |
一、语境:电影的一次别样的尝试——华语同性恋电影概述 | 第9-21页 |
·华语同性恋电影的概念 | 第9页 |
·同性恋话语产生的语境 | 第9-12页 |
·华语语境为同性恋电影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 第10-11页 |
·西方文化语境对同性恋电影创作的影响 | 第11-12页 |
·华语同性恋电影的历史脉络 | 第12-21页 |
·失语:20世纪90年代以前 | 第13-14页 |
·"出柜":20世纪90年代 | 第14-17页 |
·呐喊:21世纪以来 | 第17-21页 |
二、叙述:后现代主义与华语同性恋电影的相遇 | 第21-28页 |
·后现代主义理论话语 | 第21-22页 |
·后现代语境对华语同性恋电影产生的影响 | 第22-23页 |
·华语同性恋电影的后现代特征 | 第23-28页 |
·话语的游戏:游戏性与拼贴 | 第23-25页 |
·时空的游刃:断裂与复现 | 第25-26页 |
·镜像的奇观:长镜头 | 第26-28页 |
三、展示:后现代视野下华语同性恋电影的美学呈现 | 第28-50页 |
·华语同性恋电影叙事策略的碎片之美 | 第28-32页 |
·叙事结构 | 第29-31页 |
·叙事模式 | 第31-32页 |
·华语同性恋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特性的承载之美 | 第32-38页 |
·意象的流动之美 | 第32-36页 |
·暧昧含混之美 | 第36-38页 |
·华语同性恋电影对精神世界的呈现之美 | 第38-44页 |
·与潜意识的对话 | 第38-41页 |
·镜像我的呈现 | 第41-44页 |
·华语同性恋电影中常见的审美形态呈现 | 第44-47页 |
·跨越性别的易装审美 | 第44-46页 |
·阳刚与阴柔的谐和之美 | 第46-47页 |
·同质与异质的二元对立统一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