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4页 |
·自主开发自适应光学仿真建模平台的原因 | 第12页 |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系统仿真技术的相关理论 | 第14-18页 |
·系统和模型的概念以及仿真技术的方法论意义 | 第14-15页 |
·离散事件系统的相关理论 | 第15-16页 |
·自适应光学技术简介 | 第16-18页 |
第三章 SciSimu仿真建模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 第18-44页 |
·现有各种仿真工具的比较分析和对SciAO的改进尝试 | 第18-25页 |
·WaveTrain | 第18-19页 |
·Scicos | 第19-20页 |
·HyVisual | 第20-21页 |
·GME | 第21页 |
·Scicos上开发自适应光学仿真平台SciAO的不足 | 第21-23页 |
·对SciAO的改进以及仍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一种基于事件传递仿真体系的设计和实现尝试 | 第25-32页 |
·系统的C++描述 | 第25-27页 |
·模板类CInput和COutput的C++描述 | 第27-28页 |
·事件调度函数和事件响应函数 | 第28-29页 |
·事件的C++描述和CEvent类 | 第29-30页 |
·事件触发系统行为的过程 | 第30-32页 |
·复杂度分析 | 第32页 |
·一种基于统一调度的仿真体系的设计和实现尝试 | 第32-37页 |
·统一调度的出发点 | 第32-33页 |
·统一调度问题解的存在性证明 | 第33-36页 |
·统一调度问题求解算法 | 第36-37页 |
·复杂度分析 | 第37页 |
·两种体系优劣的比较 | 第37-38页 |
·SciSimu的系统设计 | 第38-44页 |
·SciSimu的软件结构 | 第38-39页 |
·系统描述和组件组装 | 第39-40页 |
·三个接口函数 | 第40-41页 |
·仿真执行过程 | 第41页 |
·仿真工程的信息保存规范 | 第41-42页 |
·可视化界面设计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扩展:加入自适应光学仿真能力 | 第44-60页 |
·现有各种自适应光学仿真库的比较 | 第44-47页 |
·CAOS | 第44页 |
·LOST | 第44-45页 |
·LightPipes | 第45页 |
·idlSimul和YAO | 第45页 |
·Arroyo | 第45-46页 |
·CIBOA | 第46-47页 |
·PAOLA | 第47页 |
·IDL语言优缺点 | 第47-48页 |
·CAOS光学仿真库的软件构造分析 | 第48-50页 |
·CAOS提供的数据类型 | 第48页 |
·CAOS组件库 | 第48-50页 |
·C/C++结构体和IDL结构体的自动转换 | 第50-51页 |
·在C/C++中表示IDL结构体 | 第50-51页 |
·C\C++多叉树和IDL结构体的相互转换 | 第51页 |
·在SciSimu上加入CAOS仿真库 | 第51-58页 |
·SciSimu和CAOS交互设计原理 | 第51-52页 |
·CAOS接口库设计 | 第52-54页 |
·CAOS组件库的管理 | 第54-55页 |
·接口库透明化策略 | 第55页 |
·CAOS反馈组件的特殊处理 | 第55-58页 |
·仿真示例 | 第58-60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0-62页 |
·课题总结 | 第60页 |
·课题展望 | 第60-62页 |
·新扩展:基于流水线的并行仿真设计 | 第60-61页 |
·架构修改:插件系统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