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26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23页 |
| ·地表沉降变形监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地面沉降变形理论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 ·地表沉降变形模拟预测的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5-26页 |
| 2 地表监测数据分析 | 第26-37页 |
| ·地表监测原则 | 第26页 |
| ·地表监测内容 | 第26-27页 |
| ·地表监测网点布设 | 第27-28页 |
| ·地表监测技术指标 | 第28-29页 |
| ·观测仪器 | 第28-29页 |
| ·观测方法 | 第29页 |
| ·关于精度的说明 | 第29页 |
| ·监测数据计算 | 第29-31页 |
| ·数据处理内容 | 第29-30页 |
| ·监测数据处理结果 | 第30-31页 |
| ·监测数据规律分析 | 第31-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3 地表沉降回归预测分析 | 第37-47页 |
| ·数据选取 | 第37-38页 |
| ·预测方法 | 第38-40页 |
| ·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38-39页 |
| ·回归系数的确定 | 第39-40页 |
| ·预测结果 | 第40-42页 |
| ·误差分析 | 第42-44页 |
| ·预测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4 地表沉降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 第47-74页 |
| ·工程背景 | 第47-48页 |
| ·计算模型 | 第48-59页 |
| ·有限差分分析软件FLAC3D 简介 | 第49页 |
|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第49-51页 |
| ·岩石破坏准则 | 第51-53页 |
| ·岩石蠕变模型 | 第53-56页 |
| ·力学计算参数 | 第56-59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9-72页 |
| ·开挖充填模拟结果分析 | 第60-64页 |
| ·蠕变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 | 第64-68页 |
| ·监测数据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68-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5 蠕变参数对地表沉降的敏感性分析 | 第74-90页 |
| ·蠕变参数选取 | 第74-75页 |
| ·不同蠕变参数数值模拟 | 第75-87页 |
| ·Maxwell 蠕变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 第75-82页 |
| ·Kelvin 蠕变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 第82-87页 |
| ·蠕变结果对比分析 | 第87-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90-91页 |
| ·后续研究工作及展望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8页 |
| 附录 | 第98页 |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8页 |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