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Pseudomonas syringae致病变种的分子鉴定技术及其应用

致谢第1-9页
摘要第9-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3页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分类系统以及分类现状第11-13页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分类系统的发展第11页
     ·植物病原细菌的现行分类系统第11-12页
     ·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依据的发展变化第12-13页
   ·植物病原假单胞菌的分布以及分类研究第13-14页
     ·植物病原假单胞菌的分布第13页
     ·植物病原假单胞菌的分类研究第13-14页
   ·植物病原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的主要成员及其分组第14-18页
     ·植物病原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的主要成员第14-17页
     ·植物病原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的分组第17-18页
   ·植物病原细菌鉴定方法第18-23页
     ·常规鉴定方法第18-20页
       ·表型分析鉴定第18-19页
       ·细菌学测定第19页
       ·依据烟草过敏性反应鉴定致病性第19-20页
       ·基于不同代谢产物的理化鉴定第20页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第20-23页
       ·基于细菌基因组序列的分子鉴定方法第20-21页
       ·基于保守基因序列的分子鉴定方法第21-22页
       ·基于特定致病基因以及致病相关基因的PCR鉴定技术第22-23页
2 引言第23-24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4-33页
   ·丁香假单胞菌致病变种的分子鉴定第24-29页
     ·材料第24-25页
       ·试验所用的培养基及试剂第24页
       ·供试菌株第24-25页
       ·酶、主要试剂以及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25页
     ·试验方法第25-29页
       ·模板DNA的制备第25页
       ·基于16S rDNA基因的分子鉴定第25-27页
       ·基于16S rDNA-23S r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分子鉴定第27-28页
       ·基于hrpZ基因的分子鉴定第28-29页
       ·基于tabA基因的分子鉴定第29页
       ·基于hrpZ基因的PCR灵敏性测定第29页
   ·丁香假单胞菌致病变种的生理生化鉴定第29-32页
     ·材料第30页
       ·培养基第30页
       ·供试菌株第30页
     ·试验方法第30-32页
       ·细菌的形态及培养性状第30页
       ·革兰氏测定第30页
       ·致病性测定第30页
       ·LOPAT试验第30-31页
       ·GATTa试验第31-32页
   ·丁香假单胞菌致病变种的分子鉴定技术的应用——豫西烟草细菌性叶斑病的分离与鉴定第32-33页
     ·病原物的分离第32页
       ·组织分离法第32页
       ·研磨稀释分离法第32页
       ·PBS摇菌分离法第32页
     ·细菌的形态及培养性状第32页
     ·革兰氏反应第32页
     ·病原物的致病性测定第32页
     ·基于hrpZ的分子鉴定第32页
     ·基于tabA基因的分子鉴定第32页
     ·常规生理生化鉴定验证第32-33页
       ·LOPAT试验第32页
       ·GATTa试验第32-33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3-48页
   ·丁香假单胞菌致病变种的分子鉴定结果第33-44页
     ·基于16S rDNA基因的分子鉴定结果第33-37页
       ·16S rDNA基因的PCR扩增结果第33页
       ·重组质粒DNA的检测以及插入片段的PCR验证第33-35页
       ·测序与序列分析结果第35-37页
     ·基于16S rDNA-23S r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分子鉴定第37-39页
       ·ITS序列的PCR扩增结果第37页
       ·ITS序列的PCR-RFLP结果第37-39页
     ·基于hrpZ基因的分子鉴定结果第39-44页
       ·引物对HrpABF/HrpABD分子鉴定结果第39页
       ·引物对HrpZ08F/HrpZ08R1分子鉴定结果第39-40页
       ·引物对HrpZ09UP/HrpZ09DW分子鉴定结果第40-41页
       ·引物对HrpZ359/HrpZ1115分子鉴定结果第41页
       ·4对HrpZ基因引物的鉴定结果分析第41-42页
       ·基于tabA基因的分子鉴定结果第42-43页
       ·基于hrpZ基因的PCR灵敏性鉴定第43-44页
   ·丁香假单胞菌致病变种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第44-45页
     ·细菌的形态及培养性状结果第44-45页
     ·革兰氏测定结果第45页
     ·致病性测定结果第45页
     ·LOPAT试验结果第45页
     ·GATTa试验结果第45页
   ·丁香假单胞菌致病变种分子鉴定以及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的分析第45页
   ·丁香假单胞菌致病变种分子鉴定技术的应用——豫西烟草细菌性叶斑病的分离与鉴定结果第45-47页
     ·细菌的形态及培养性状结果第45-46页
     ·革兰氏反应第46页
     ·致病性测定第46页
     ·基于hrpZ基因的鉴定结果第46-47页
     ·基于tabA基因的分子鉴定结果第47页
     ·常规生理生化鉴定验证结果第47页
       ·LOPAT试验结果第47页
       ·-GATTa试验结果第47页
   ·豫西烟草细菌性叶斑病的分离与鉴定结果第47-48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8-51页
   ·结论第48-49页
     ·序列高度保守的16S rDNA及16-23S rDNA ITS不适于致病变种的分子鉴定第48页
     ·hrpZ基因因其致病变种间的序列多态性及致病变种内的高度保守性而成为致病变种分子鉴定的理想指标第48-49页
     ·分子鉴定体结果与常规细菌学鉴定不相矛盾第49页
     ·毒素编码基因也是鉴别致病变种的重要分子指标之一第49页
   ·讨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8页
ABSTRACT第58-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烟草根围产铁载体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与烟草生长及抗病毒病的关系
下一篇:安阳地区夏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