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0页 |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9页 |
·论文安排 | 第9-10页 |
第二章 视频压缩编码算法及视频转换编码技术 | 第10-17页 |
·视频编码标准简介 | 第10-14页 |
·H.26x系列标准 | 第11-12页 |
·MPEG系列标准 | 第12-13页 |
·AVS | 第13-14页 |
·HEVC | 第14页 |
·其他视频编码技术 | 第14页 |
·视频压缩编码算法 | 第14-15页 |
·视频转换编码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H.264/AVC图标插入转换编码 | 第17-26页 |
·H.264/AVC标准 | 第17-23页 |
·帧内预测编码 | 第18-20页 |
·帧间预测编码 | 第20-21页 |
·整数变换与量化 | 第21-22页 |
·熵编码 | 第22页 |
·去块效应滤波 | 第22-23页 |
·H.264/AVC转码研究现状及已有方案分析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H.264/AVC图标插入转换编码算法 | 第26-52页 |
·H.264/AVC编码器介绍 | 第26-27页 |
·x264简介 | 第27-33页 |
·x264核心编码模块 | 第27-30页 |
·x264编码器中各编码工具的性能分析 | 第30-33页 |
·转码器架构 | 第33-35页 |
·编码参数重用 | 第33-35页 |
·图标插入转码算法研究 | 第35-38页 |
·帧内编码 | 第35-37页 |
·帧间编码 | 第37-38页 |
·无再损编码 | 第38-42页 |
·无再损编码过程分析 | 第38-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42页 |
·宏块帧场自适应编码 | 第42-49页 |
·宏块帧场自适应编码简介 | 第42-45页 |
·转码器支持MBAFF的必要性 | 第45页 |
·MBAFF编码的核心算法 | 第45-49页 |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49-51页 |
·转码器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49-50页 |
·PSNR和码率分析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H.264/AVC图标插入转换编码系统设计 | 第52-60页 |
·图标插入系统总体设计 | 第52-53页 |
·图标插入控制系统开发 | 第53-56页 |
·系统操作界面开发 | 第53-54页 |
·图标资源和操作指令的网络传输实现 | 第54-56页 |
·图标/字幕生成软件设计 | 第56-59页 |
·图标字幕生成 | 第56-58页 |
·Java与C++的混合编程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