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论文综述 | 第11-23页 |
·番茄主要病毒病发生概况 | 第11-12页 |
·番茄病毒病田间症状及危害 | 第11页 |
·番茄病毒病的分布及种类 | 第11-12页 |
·新疆加工番茄番茄病毒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及烟草花叶病毒的研究 | 第12-14页 |
·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双生病毒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单克隆抗体在植物病毒学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立题依据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加工番茄坏死条斑病毒原的ELISA 检测 | 第23-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毒源和品种 | 第23页 |
·供试抗血清 | 第23页 |
·抗原制备 | 第23页 |
·ELISA 操作步骤 | 第23-24页 |
·品种抗病性鉴定 | 第24页 |
·病情分级标准和抗病性分类标准 | 第24页 |
·品种带毒指数 | 第24页 |
·复合侵染病毒之间的相互影响 | 第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26页 |
·ToMV、BBWV 和CMV 三种病毒的带毒率检测 | 第24页 |
·加工番茄品种抗病性鉴定 | 第24-26页 |
·复合侵染病毒之间的相互影响 | 第26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加工番茄病毒种类的分子鉴定 | 第28-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5页 |
·材料 | 第28-29页 |
·毒原 | 第28页 |
·质粒和菌株 | 第28页 |
·常用生化试剂 | 第28页 |
·常用缓冲液的配制 | 第28-29页 |
·引物设计 | 第29页 |
·方法 | 第29-35页 |
·大量提取方法 | 第29-30页 |
·植物总RNA 的提取 | 第30页 |
·植物总DNA 提取(CTAB 法) | 第30页 |
·RT-PCR 技术 | 第30-32页 |
·PCR 产物纯化 | 第32页 |
·DNA 克隆技术 | 第32-34页 |
·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 | 第34-35页 |
·用于序列比较的病毒序列 | 第35页 |
2 双生病毒的分子鉴定结果 | 第35-40页 |
·双生病毒田间样品的分子检测 | 第35-36页 |
·病毒分离物XJ26-4 的基因组DNA-A 的克隆和测序 | 第36页 |
·XJ26-4 病毒基因组DNA-A 结构 | 第36-37页 |
·病毒基因组DNA-A 与其它双生病毒的比较 | 第37-38页 |
·与其它双生病毒的分子进化分析 | 第38-39页 |
·DNA-β?组分的检测 | 第39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39-40页 |
3 蚕豆萎蔫病毒(BBWV)的分子鉴定 | 第40-47页 |
·BBWV 田间样品的分子检测 | 第40-43页 |
·病毒分离物XJ14-1 基因组RNA1 核苷酸序列的进一步测定 | 第43-44页 |
·病毒分离物XJ14-1 基因组RNA2 核苷酸序列的测定 | 第44-45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5-47页 |
全文小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附录A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61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