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水声信道建模仿真的意义 | 第12-13页 |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发展 | 第13-14页 |
·LDPC码的发展 | 第14-15页 |
·论文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水声时变信道的特点及建模仿真 | 第16-39页 |
·水声信道与无线电信道的比较 | 第16-17页 |
·水声信道的特点 | 第17-21页 |
·时变、空变的随机性 | 第17-18页 |
·多途效应 | 第18-19页 |
·多普勒扩展 | 第19-21页 |
·水声确定性信道的建模和仿真 | 第21-27页 |
·射线声学理论和确定性水声信道模型 | 第21-23页 |
·确定性水声信道仿真 | 第23-25页 |
·确定性水声信道仿真在VC平台上的实现 | 第25-27页 |
·水声时变信道建模和仿真 | 第27-38页 |
·水声时变信道的模型 | 第28-29页 |
·水声时变信道的时间相关性 | 第29-31页 |
·水声时变信道的产生流程 | 第31-33页 |
·具有不同多普勒功率谱的水声时变信道的仿真分析 | 第33-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 | 第39-47页 |
·OFDM的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OFDM的基础技术 | 第40-46页 |
·OFDM系统的调制 | 第40-43页 |
·OFDM系统的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第43-44页 |
·峰值平均功率比(PAR) | 第44页 |
·系统同步 | 第44页 |
·信道估计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LDPC码的构造以及编译码方法 | 第47-65页 |
·LDPC码的定义以及表示方法 | 第47-49页 |
·LDPC码的定义以及校验矩阵表示方法 | 第47-48页 |
·LDPC码的Tanner图表示方法 | 第48-49页 |
·非规则LDPC码 | 第49-50页 |
·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 | 第50-55页 |
·校验矩阵的随机构造法 | 第51-53页 |
·校验矩阵的结构化构造法—QC_LDPC码 | 第53-55页 |
·LDPC码的编码方法 | 第55-56页 |
·LDPC码的译码方法 | 第56-64页 |
·LDPC译码算法简介 | 第56-57页 |
·硬判决译码算法 | 第57-58页 |
·和积译码算法原理 | 第58-60页 |
·概率域和积译码算法 | 第60-62页 |
·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译码 | 第62-63页 |
·多进制调制下的译码算法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水声LDPC-OFDM系统仿真以及性能分析 | 第65-77页 |
·LDPC-OFDM系统仿真模型以及参数设置 | 第65-67页 |
·LDPC-OFDM系统仿真模型 | 第65-66页 |
·LDPC-OFDM系统参数设置 | 第66-67页 |
·LDPC-OFDM系统仿真性能分析 | 第67-76页 |
·不同校验矩阵生成方式下的LDPC码性能分析 | 第67-71页 |
·不同映射方式下的LDPC-OFDM系统性能分析 | 第71-73页 |
·不同编码方案下的LDPC-OFDM系统性能比较 | 第73-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