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框架结构与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论文的框架结构与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17-2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0-30页 |
·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 | 第20-22页 |
·省际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 | 第22-25页 |
·跨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 | 第25-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第30-48页 |
·能源经济学理论与发展概况 | 第30-33页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第30-31页 |
·环境污染的边际减排成本曲线 | 第31页 |
·能源替代理论 | 第31-32页 |
·反弹效应理论 | 第32页 |
·可耗竭资源的定价理论 | 第32-33页 |
·石油峰值理论 | 第33页 |
·能源消耗概念与能源需求理论 | 第33-34页 |
·能源消耗的概念 | 第33页 |
·能源需求理论 | 第33-34页 |
·经济增长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34-46页 |
·经济增长概念 | 第34页 |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第34-38页 |
·凯恩斯经济增长理论 | 第38-40页 |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 | 第40-42页 |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第42-44页 |
·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4 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第48-66页 |
·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现状 | 第48-50页 |
·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50-58页 |
·数据样本与模型选择 | 第50页 |
·计量经济学方法 | 第50-55页 |
·实证研究及结果 | 第55-57页 |
·政策建议 | 第57-58页 |
·消费、投资、净出口与能源消耗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58-63页 |
·数据及样本 | 第58页 |
·变量选择和研究模型 | 第58-59页 |
·实证研究及结果 | 第59-63页 |
·政策建议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5 省际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第66-94页 |
·省际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现状 | 第66-69页 |
·八大经济区域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现状 | 第66-68页 |
·能源输入省与输出省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现状 | 第68-69页 |
·八大经济区域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69-80页 |
·数据样本与面板计量模型的选择 | 第69-70页 |
·计量经济学方法 | 第70-74页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74-79页 |
·政策建议 | 第79-80页 |
·基于能源输入省与输出省视角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80-91页 |
·基于二变量的能源输入省与输出省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80-83页 |
·基于生产函数的能源输入省与输出省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83-88页 |
·实证结果的比较及分析 | 第88-90页 |
·政策建议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4页 |
6 跨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第94-104页 |
·跨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现状 | 第95-97页 |
·OECD 国家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现状 | 第95-96页 |
·金砖四国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现状 | 第96-97页 |
·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国家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97-103页 |
·数据样本与计量经济模型的选择 | 第97-98页 |
·实证研究及结果 | 第98-101页 |
·政策建议 | 第101-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04-108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04-106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0页 |
附录 | 第120页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奖励 | 第120页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与学术活动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