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参与的分次赎货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2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9-18页 |
·物流金融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供应链金融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存货质押融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分次赎货模式及其风险研究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18-2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分次赎货模式及风险分析 | 第22-29页 |
·分次赎货模式理论 | 第22-23页 |
·打款赎货 | 第22页 |
·以货易货 | 第22-23页 |
·分次赎货模式非对称信息风险分析 | 第23-29页 |
·非对称信息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分次赎货中的非对称信息博弈问题 | 第26-27页 |
·由非对称信息引致的道德风险问题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分次赎货模式中的激励问题 | 第29-42页 |
·分次赎货模式中的激励与约束问题 | 第29-35页 |
·激励与约束问题存在的前提 | 第29-31页 |
·分次赎货模式中的激励机制 | 第31-34页 |
·分次赎货模式中的激励种类 | 第34-35页 |
·分次赎货模式中的激励合约 | 第35-42页 |
·银行对物流企业的激励合约类型 | 第35-37页 |
·考虑目标偏移的合约选择 | 第37页 |
·考虑市场因素的合约选择 | 第37-38页 |
·考虑风险偏好的合约选择 | 第38-42页 |
第四章 分次赎货模式的激励模型 | 第42-55页 |
·模型的背景 | 第42-44页 |
·模型的问题描述 | 第42页 |
·状态空间模型化方法 | 第42-44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4-49页 |
·模型的前提与假设 | 第44-45页 |
·模型的参数和变量 | 第45-46页 |
·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 第46-49页 |
·模型的求解 | 第49-52页 |
·固定费用合约下的求解结果 | 第49-50页 |
·分成合约下的求解结果 | 第50-51页 |
·固定租金合约下的求解结果 | 第51-52页 |
·模型对于合谋骗贷机会主义风险的防范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分次赎货模式扩展 | 第55-60页 |
·模式流程 | 第55-57页 |
·基于应收账款的分次赎货模式博弈分析 | 第57-58页 |
·模式特色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