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第1章 补贴与反补贴概述及其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3-25页 |
·补贴概述 | 第13-15页 |
·补贴的含义 | 第13-14页 |
·补贴的特征 | 第14-15页 |
·反补贴概述 | 第15-17页 |
·反补贴的含义 | 第15-16页 |
·反补贴的特征 | 第16-17页 |
·补贴与反补贴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7-25页 |
·WTO补贴与反补贴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7-21页 |
·西方发达国家补贴与反补贴法的历史沿革 | 第21-25页 |
第2章 西方发达国家补贴与反补贴立法 | 第25-40页 |
·专向性标准 | 第25-27页 |
·美国相关立法 | 第26-27页 |
·欧盟相关立法 | 第27页 |
·美国、欧盟相关立法之比较 | 第27页 |
·利益判断标准 | 第27-31页 |
·美国反补贴法中关于"上游补贴"的规定 | 第28页 |
·对美国法关于"上游补贴"规定的解析 | 第28-30页 |
·对美国法关于"上游补贴"规定的评价 | 第30-31页 |
·损害的确定 | 第31-35页 |
·"同类产品"和"国内产业"概念的理解 | 第31-34页 |
·损害的表现形式 | 第34-35页 |
·补贴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 第35-40页 |
第3章 WTO框架下补贴与反补贴规定 | 第40-55页 |
·WTO框架下《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规定 | 第40-48页 |
·专向性标准 | 第40-42页 |
·利益判断标准 | 第42-44页 |
·损害的确定 | 第44-45页 |
·补贴与损害的因果关系 | 第45-46页 |
·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 第46-48页 |
·对WTO框架下《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评述 | 第48-51页 |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进步性 | 第48页 |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仍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48-51页 |
·WTO框架下SCM协定与美国、欧盟国内法规定之比较 | 第51-55页 |
第4章 中国反补贴立法现状及完善 | 第55-68页 |
·中国补贴与反补贴立法现状 | 第55-57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 第55页 |
·《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 | 第55-56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及其他相关法规 | 第56-57页 |
·现行立法与SCM协定以及美国、欧盟立法的差距 | 第57-61页 |
·中国反补贴立法的完善 | 第61-68页 |
·完善我国反补贴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及立法原则 | 第61-63页 |
·完善我国反补贴法律制度的具体措施 | 第63-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