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定传递误差曲线的螺旋锥齿轮主动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螺旋锥齿轮传动与设计加工过程简介 | 第9-13页 |
·螺旋锥齿轮主动设计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螺旋锥齿轮主动设计研究的意义 | 第15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螺旋锥齿轮齿面接触特性 | 第17-34页 |
·传递误差 | 第17-19页 |
·传递误差的定义 | 第17-18页 |
·传递误差产生原因 | 第18页 |
·传递误差曲线 | 第18-19页 |
·螺旋锥齿轮轮齿接触分析 | 第19-30页 |
·轮齿接触分析反映的接触质量信息 | 第20页 |
·轮齿接触分析的准备 | 第20-23页 |
·齿面接触轨迹的确定 | 第23-26页 |
·齿面接触区的确定 | 第26-29页 |
·传递误差曲线的绘制 | 第29-30页 |
·传递误差曲线的评价 | 第30-33页 |
·传递误差反映的重要信息 | 第30-31页 |
·传递误差曲线的评价 | 第31-32页 |
·预设定抛物线传递误差曲线的优势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基于局部综合法的螺旋锥齿轮主动设计方法 | 第34-51页 |
·大轮加工调整参数 | 第34-37页 |
·节锥角、根锥角 | 第34-35页 |
·大轮滚比 | 第35-36页 |
·刀盘半径、摇台角、径向刀位 | 第36-37页 |
·初始计算点的选择 | 第37-38页 |
·局部综合法 | 第38-44页 |
·局部关系公式 | 第39-40页 |
·线接触齿面间几何量的基本关系公式 | 第40-41页 |
·预设二阶接触参数 | 第41-44页 |
·点接触齿面间几何量的基本关系公式 | 第44页 |
·Matlab编程计算 | 第44-47页 |
·编程语言介绍 | 第44-45页 |
·注意事项 | 第45-47页 |
·算例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考虑安装误差敏感性的螺旋锥齿轮主动设计 | 第51-60页 |
·安装误差与安装误差敏感性 | 第51-52页 |
·考虑安装误差敏感性的主动设计 | 第52-56页 |
·安装误差敏感系数的数值计算 | 第54-55页 |
·考虑安装误差敏感性的初始计算点选择 | 第55-56页 |
·算例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安装误差和加工参数误差对啮合特性的影响 | 第60-81页 |
·考虑安装误差的改进轮齿接触分析 | 第60-70页 |
·传统TCA的不足 | 第60页 |
·改进TCA算法 | 第60-63页 |
·算例及比较 | 第63-66页 |
·滚齿实验 | 第66-70页 |
·啮合特性与加工调整参数关联规律 | 第70-75页 |
·预先考虑安装误差影响的螺旋锥齿轮主动设计 | 第75-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主动设计软件编制 | 第81-87页 |
·开发平台的选择和软件的总体方案 | 第81-84页 |
·开发平台的选择 | 第81页 |
·混合编程方案的选择 | 第81-83页 |
·软件总体方案的确定和实现 | 第83-84页 |
·软件界面 | 第84-86页 |
·齿轮接触分析软件界面 | 第85页 |
·螺旋锥齿轮主动设计软件界面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87-90页 |
·论文总结 | 第87-88页 |
·创新点 | 第88-89页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