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的动机与目的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第2章 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经济本质和法学含义 | 第11-17页 |
·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现实表现及经济本质 | 第11-14页 |
·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现实表现 | 第11-12页 |
·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经济本质 | 第12-14页 |
·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法学含义 | 第14-17页 |
第3章 我国规制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现行法律制度的现状及不足 | 第17-26页 |
·我国规制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现行法律制度现状 | 第17-21页 |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 第17-18页 |
·公司治理结构制度 | 第18-19页 |
·信息披露制度 | 第19页 |
·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制度 | 第19页 |
·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 第19-21页 |
·我国规制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现行法律制度的不足 | 第21-26页 |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不足 | 第21-23页 |
·公司治理结构制度的不足 | 第23页 |
·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制度的不足 | 第23页 |
·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的不足 | 第23-26页 |
第4章 我国规制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现行法律制度不足的深层原因及危害性 | 第26-31页 |
·我国规制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现行法律制度不足的深层原因 | 第26-29页 |
·经济体制转换 | 第26页 |
·理论支撑不足 | 第26-29页 |
·我国规制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现行法律制度不足的危害性 | 第29-31页 |
·不利于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的利润及财富的实现和公平分配 | 第29-30页 |
·不利于科学市场监管制度的形成 | 第30页 |
·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 第30-31页 |
第5章 国外规制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法律制度借鉴 | 第31-37页 |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外国借鉴 | 第31-33页 |
·美国《2002 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规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 第31-32页 |
·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 | 第32页 |
·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较小型公开发行公司内部控制指南 | 第32-33页 |
·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制度的外国借鉴 | 第33-35页 |
·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制度 | 第33-34页 |
·英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制度 | 第34-35页 |
·公司治理结构制度的外国借鉴 | 第35-37页 |
·德国监事会财务监督制度 | 第35页 |
·美国审计委员会制度 | 第35-37页 |
第6章 我国规制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37-43页 |
·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 | 第37-39页 |
·在《规范》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设立专章进行规定 | 第37页 |
·在《规范》中对内部控制环境作出基本的规定 | 第37-38页 |
·在《规范》中增加对内部审计的相关规定 | 第38页 |
·在《规范》中增加内部会计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 第38页 |
·增加管理层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法律责任的规定 | 第38-39页 |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制度的完善 | 第39-40页 |
·监事会财务监督职能的完善 | 第39页 |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完善 | 第39-40页 |
·我国股东诉讼制度的完善 | 第40页 |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制度的完善 | 第40-41页 |
·增加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经济法律后果的规定 | 第41-43页 |
·设立经济奖励鼓励诚实提供企业会计信息者 | 第41-42页 |
·设立惩罚性不经济责任规制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