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木质纤维素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 ·国内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 ·国外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 ·木质纤维素的化学组成及结构 | 第12-14页 |
| ·纤维素 | 第12-13页 |
| ·半纤维素 | 第13页 |
| ·木质素 | 第13-14页 |
| ·稻草的预处理方法 | 第14-16页 |
| ·物理预处理法 | 第15页 |
| ·化学预处理法 | 第15页 |
| ·生物预处理法 | 第15-16页 |
| ·物理化学预处理法 | 第16页 |
| ·纤维素的水解糖化 | 第16-18页 |
| ·纤维素的酸法水解 | 第16-17页 |
| ·纤维素的酶法水解 | 第17-18页 |
| ·发酵 | 第18-20页 |
| ·分别水解发酵工艺 | 第18页 |
| ·同步水解发酵工艺 | 第18-19页 |
| ·复合水解发酵工艺 | 第19-20页 |
| ·脱毒(反抑制)问题 | 第20-22页 |
| ·抑制物主要作用及成分 | 第20-21页 |
| ·主要的脱毒方法 | 第21-22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设计 | 第22-25页 |
| 第二章 酸水解稻草 | 第25-42页 |
| ·前言 | 第25页 |
|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 ·原料 | 第25页 |
|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 ·DNS法测定还原糖试验原理及步骤 | 第26-27页 |
| ·酸水解稻草实验 | 第27页 |
|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测定 | 第27页 |
| ·稻草中纤维素、半纤维、木质素含量随酸解时间变化 | 第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40页 |
| ·DNS法最大吸收波长的讨论 | 第27-31页 |
| ·酸水解稻草实验 | 第31-38页 |
| ·稻草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测定 | 第38-39页 |
| ·稻草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随酸解时间的变化 | 第39-40页 |
| ·结论 | 第40-42页 |
| 第三章 酸水解液的脱毒 | 第42-48页 |
| ·前言 | 第42页 |
|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2-43页 |
| ·脱毒原理及方法 | 第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 ·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含量标准曲线 | 第43-44页 |
| ·脱毒条件的讨论 | 第44-46页 |
| ·脱毒方法的对比讨论 | 第46-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发酵 | 第48-61页 |
| ·前言 | 第48页 |
|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 ·菌种 | 第48页 |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48-49页 |
| ·培养基的配置 | 第49页 |
| ·菌种的活化及制备 | 第49-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60页 |
| ·稻草液发酵制乙醇研究 | 第50-58页 |
| ·葡萄糖发酵过程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结语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 附录 | 第70-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