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引言 | 第9页 |
·断裂力学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细观力学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复合型断裂问题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复合型断裂问题的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实验方法 | 第11-12页 |
·数值计算 | 第12-13页 |
·理论分析 | 第13页 |
·微观观测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主要工作 | 第14-17页 |
2 不同热处理状态45钢材料的Ⅰ-Ⅱ复合型断裂试验研究 | 第17-37页 |
·引言 | 第17页 |
·材料选取、热处理工艺、试样制备以及试验条件 | 第17-19页 |
·材料的选取 | 第17页 |
·热处理工艺介绍 | 第17-18页 |
·试样的制备 | 第18页 |
·试验设备及条件 | 第18-19页 |
·试验结果数据 | 第19-21页 |
·淬火试件试验结果数据 | 第19-20页 |
·退火试件试验结果数据 | 第20-21页 |
·试件断口宏观分析 | 第21-23页 |
·淬火试件断口宏观分析 | 第21-22页 |
·退火试件断口宏观分析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页 |
·试件断口微观分析 | 第23-33页 |
·分析思路 | 第23-24页 |
·淬火试件断口微观分析 | 第24-28页 |
·退火试件断口微观分析 | 第28-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试验现象的分析讨论 | 第33-34页 |
·宏观断裂形式与微观断裂特征之间的联系 | 第33页 |
·不同热处理状态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3页 |
·不同应力状态对断裂过程的影响 | 第33-34页 |
·45钢材料Ⅰ-Ⅱ复合型断裂裂尖开裂方向的测定 | 第34-35页 |
·Ⅰ-Ⅱ复合型断裂裂尖开裂方向定义 | 第34页 |
·45钢淬火试件Ⅰ-Ⅱ复合型断裂裂尖开裂方向 | 第34-35页 |
·45钢退火试件Ⅰ-Ⅱ复合型断裂裂尖开裂方向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3 Ⅰ-Ⅱ复合型断裂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 第37-49页 |
·引言 | 第37页 |
·Ⅰ-Ⅱ复合型断裂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7-42页 |
·应力状态参数 | 第37-40页 |
·裂纹启裂点与开裂方向的定义 | 第40页 |
·裂尖附近应力三维度及主应力方向的计算 | 第40-42页 |
·45钢材料的Ⅰ-Ⅱ复合型断裂有限元分析 | 第42-46页 |
·有限元程序的选用 | 第42-43页 |
·计算模型 | 第43-45页 |
·材料力学参数和加载方案 | 第45-46页 |
·45钢材料的Ⅰ-Ⅱ复合型断裂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 | 第46-47页 |
·45钢淬火试件模型数值计算结果 | 第46页 |
·45钢退火试件模型数值计算结果 | 第46页 |
·数值计算结果的分析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4 Ⅰ-Ⅱ复合型断裂准则的探讨和研究 | 第49-59页 |
·引言 | 第49页 |
·几种常用的复合型断裂准则 | 第49-53页 |
·最大周向应力准则 | 第49-51页 |
·最小应变能密度因子准则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53页 |
·以应力三维度为断裂参量的复合型断裂准则 | 第53-56页 |
·应力三维度准则的发展 | 第53-54页 |
·一个以应力三维度为断裂参数的复合型断裂准则 | 第54-55页 |
·断裂准则的试验验证及与其它复合型断裂准则的比较 | 第55-56页 |
·45钢材料复合型断裂准则与判据参数的分析 | 第56-58页 |
·本试验45钢材料断裂形式适用的断裂准则与判据 | 第56页 |
·断裂判据参数的确定 | 第56-57页 |
·裂尖开裂方向的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59页 |
·展望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