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

无线信道可配置Turbo译码组件技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Turbo码的产生背景第8-10页
   ·Turbo码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本文的内容安排第12-14页
第二章 Turbo码原理第14-24页
   ·Turbo码编码器原理第14-17页
     ·Turbo码的编码结构第14页
     ·RSC递归系统卷积码第14-15页
     ·交织器的设计及作用第15-17页
     ·删余器第17页
   ·LTE系统中的Turbo编码及交织方案第17-18页
     ·LTE系统中的Turbo码编码器结构第17-18页
     ·LTE系统中Turbo码的归零第18页
     ·LTE系统中Turbo码的交织第18页
   ·WiMAX系统中的CTC编码及交织方案第18-21页
     ·CTC编码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8-20页
     ·CTC的交织策略第20页
     ·构成码块第20-21页
   ·Turbo码译码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第21-22页
   ·本章小节第22-24页
第三章 Turbo码译码算法及性能仿真第24-48页
   ·MAP算法和Log_MAP算法第24-33页
     ·MAP算法第24-31页
     ·Log_MAP算法和Max_Log_MAP算法第31-33页
     ·增强型Log_MAP和增强型Max_Log_MAP算法第33页
   ·LTE中的基4 的Log_MAP和Max_Log_MAP译码算法第33-41页
     ·(15/13)_8编码器状态转移格图及状态转移表第33-35页
     ·分支度量和状态度量第35-38页
     ·对数似然比和外信息的计算第38-40页
     ·状态度量的初始化和归一化第40-41页
   ·WiMAX中基4 的Log_MAP和Max_Log_MAP译码算法第41-44页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第44-47页
     ·不同译码算法对卷积Turbo码性能的影响第44页
     ·不同迭代次数对卷积Turbo码性能的影响第44-46页
     ·不同的交织长度对卷积Turbo码性能的影响第46页
     ·不同码率对卷积Turbo码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本章小节第47-48页
第四章 分块并行译码和滑动窗译码的应用第48-60页
   ·可配置Turbo译码方案第48-52页
     ·短包时分块并行译码第48-49页
     ·长包时分块并行译码和滑动窗译码第49-52页
     ·LTE系统与WiMAX系统中译码方案的区别第52页
   ·定点化第52-56页
     ·定点化方法第52-53页
     ·数据位宽选择第53-56页
   ·仿真系统的设计第56-58页
     ·Turbo码译码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第56-57页
     ·Turbo码固定迭代次数译码的流程第57-58页
   ·停止迭代译码第58-59页
   ·本章小节第59-60页
第五章 可配置Turbo译码组件的设计与实现第60-76页
   ·译码组件总体设计第60-62页
   ·分量SISO译码模块第62-70页
     ·分量SISO译码模块功能描述第62-63页
     ·Gamma计算模块第63-64页
     ·Alpha计算模块第64-66页
     ·Beta计算模块第66页
     ·对数似然比计算模块第66-69页
     ·Alpha存储模块和Gamma存储模块第69页
     ·初始值存储模块第69-70页
   ·地址发生器模块第70-72页
     ·分块交织地址片选映射模块第70-72页
     ·顺序地址产生模块第72页
   ·滑窗缓存器模块第72-73页
   ·可配置Turbo译码器的资源占用和吞吐量第73-74页
     ·可配置Turbo译码器的资源占用情况第73页
     ·吞吐量计算第73-74页
   ·本章小节第74-7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工作内容总结第76-77页
   ·对今后研究的展望第77-78页
致谢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研究成果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CDMA系统Iub接口流量控制算法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无线通信中编码协作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