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在光延缓小麦离体叶片衰老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9页 |
·NO的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NO的发现 | 第12-13页 |
·NO的理化性质 | 第13页 |
·NO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3-16页 |
·植物体NO的生物学功能 | 第16-20页 |
·NO的信号转导径 | 第20-21页 |
·植物衰老的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衰老的概念 | 第21-22页 |
·植物衰老机理的研究 | 第22-23页 |
·植物衰老与酶促抗氧化系统 | 第23-24页 |
·植物衰老与NO的关系 | 第24-25页 |
·植物衰老与细胞程序性死亡 | 第25页 |
·植物衰老与激素 | 第25-26页 |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6页 |
·NO在光影响植物发育中的作用 | 第26-27页 |
·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目的 | 第27-29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9-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页 |
·供试材料 | 第29页 |
·化学试剂及仪器 | 第29页 |
·方法 | 第29-32页 |
·材料培养与处理 | 第29-30页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30页 |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30页 |
·膜脂过氧化的测定 | 第30-31页 |
·SOD活性的测定 | 第31页 |
·CAT活性的测定 | 第31页 |
·POD活性的测定 | 第31页 |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测定 | 第31-32页 |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 第32页 |
·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测定 | 第32页 |
·内源NO水平的测定 | 第32页 |
·统计分析 | 第32-34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42页 |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34页 |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34-35页 |
·MDA含量的变化 | 第35-36页 |
·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变化 | 第36页 |
·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 | 第36-37页 |
·内源NO水平的变化 | 第37-39页 |
·SOD活性的变化 | 第39页 |
·CAT活性的测定 | 第39-40页 |
·POD活性的测定 | 第40-41页 |
·APX活性的测定 | 第41-42页 |
第4章 讨论 | 第42-46页 |
·NO参与了光延缓小麦离体叶片的衰老 | 第42-43页 |
·参与光延缓小麦叶片衰老的NO的酶学来源途径 | 第43-44页 |
·NO参与光延缓小麦叶片衰老的作用机理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硕士期间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