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天然气发动机温差发电系统的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 | 第11-12页 |
| ·新能源开发与能源回收利用 | 第12-13页 |
| ·半导体温差发电概述 | 第13-20页 |
| ·热电效应与温差发电 | 第13-14页 |
| ·温差发电技术在国际上的研究与应用 | 第14-19页 |
| ·温差发电技术在国内的研究与应用 | 第19-20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 第2章 温差发电的理论基础 | 第22-31页 |
| ·基本热电效应 | 第22-26页 |
| ·塞贝克效应 | 第22-24页 |
| ·帕尔贴效应 | 第24-25页 |
| ·汤姆逊效应 | 第25-26页 |
| ·热电效应中各系数之间的关系 | 第26页 |
| ·焦耳效应与傅里叶效应 | 第26-27页 |
| ·焦耳效应 | 第26-27页 |
| ·傅里叶效应 | 第27页 |
| ·热电材料的优值系数 | 第27-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温差发电模块性能分析与计算 | 第31-52页 |
| ·温差发电模块的性能 | 第31-32页 |
| ·温差发电模块传热计算 | 第32-48页 |
| ·温差发电模块基本参数介绍 | 第33页 |
| ·温差发电模块热端温度分析 | 第33-36页 |
| ·温差发电模块热端温度分布与功率计算 | 第36-41页 |
| ·温差发电模块功率计算的编程与校验 | 第41-43页 |
| ·温差热电模块热流量分析计算 | 第43-44页 |
| ·温差发电模块发电效率计算 | 第44-48页 |
| ·温差发电模块对发动机排气废热的能量利用率 | 第48-51页 |
| ·内燃机排气能量计算 | 第48-49页 |
| ·温差模块阵列对发动机排气能量的利用率计算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4章 温度自动控制模块与电源控制模块设计 | 第52-64页 |
| ·温度自动控制模块 | 第52-59页 |
| ·温度自动控制模块设计的必要性 | 第52-53页 |
| ·温度自动控制模块的设计思想 | 第53页 |
| ·温度自动控制模块的器件选择和电路设计 | 第53-57页 |
| ·温度自动控制模块的控制软件设计 | 第57-59页 |
| ·电源稳压控制模块 | 第59-62页 |
| ·电源稳压控制模块设计的必要性 | 第59页 |
| ·电源稳压控制模块设计思想 | 第59-60页 |
| ·电源稳压控制模块器件选择和电路设计 | 第60-61页 |
| ·电源稳压控制模块的控制软件设计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5章 温差发电系统实验及性能分析 | 第64-74页 |
| ·实验方案与实验内容 | 第64-65页 |
| ·半导体温差发电阵列系统 | 第64页 |
| ·性能测试方案 | 第64-65页 |
| ·半导体温差发电阵列热电性能实验研究 | 第65-73页 |
| ·温差发电阵列电压输出特性研究 | 第65-67页 |
| ·温差发电阵列的内阻与输出功率 | 第67-68页 |
| ·温差发电阵列输出功率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 第68-70页 |
| ·温差发电阵列的发电效率实验分析 | 第70-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6章 温差发电系统安装设计 | 第74-80页 |
| ·温差发电系统的安装设计 | 第74-77页 |
| ·排气管形状与温差热电模块阵列的安装 | 第74-75页 |
| ·温差发电阵列冷端温度控制方式的选择 | 第75页 |
| ·温差发电阵列安装结构设计 | 第75-77页 |
| ·建立温差发电系统的要点和评价指标 | 第77-79页 |
| ·建立温差发电系统的要点 | 第77-78页 |
| ·温差发电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 主要结论 | 第80页 |
| 发展与展望 | 第80-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86-87页 |
| 附录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