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小清河跨流域调水生态补源方案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济南市小清河流域概况 | 第11-17页 |
·自然地理 | 第11-12页 |
·社会经济 | 第12页 |
·河流水系 | 第12-13页 |
·水文气象 | 第13-14页 |
·小清河水质现状 | 第14-16页 |
·小清河综合治理规划 | 第16-17页 |
·调水改善水环境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国际引清改善水环境案例 | 第18页 |
·国内引水冲污现状分析 | 第18-21页 |
·引水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小清河补水可调水量分析计算 | 第26-56页 |
·引黄补水分析 | 第26-34页 |
·田山电灌站基本情况 | 第27页 |
·田山引黄供水工程概况 | 第27-28页 |
·田山供水方案的主要特点 | 第28页 |
·可引水量计算 | 第28-32页 |
·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卧虎山水库引水量分析 | 第34-43页 |
·水库兴利调节的基本原理 | 第35-36页 |
·供水方案的确定 | 第36页 |
·调节计算方法 | 第36-37页 |
·调节计算结果 | 第37-43页 |
·结果分析 | 第43页 |
·东平湖可引水量分析 | 第43-56页 |
·水库概况 | 第43-47页 |
·可调水量的分析计算 | 第47-54页 |
·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第三章 可行性分析 | 第56-65页 |
·工程可行性分析 | 第56-60页 |
·卧虎山供水线路及工程投资分析 | 第56-58页 |
·东平湖供水路线 | 第58-59页 |
·田山电灌站供水路线及总体投资估算 | 第59-60页 |
·水量可行性分析 | 第60-62页 |
·卧虎山可供水量分析 | 第60-61页 |
·东平湖可供水量分析 | 第61页 |
·田山电灌站引黄供水量分析 | 第61-62页 |
·水质分析 | 第62页 |
·卧虎山水质分析 | 第62页 |
·东平湖水质分析 | 第62页 |
·田山引黄水质分析 | 第62页 |
·景观效果分析 | 第62-63页 |
·方案综合比较 | 第63-65页 |
第四章 小清河调水方案优选综合评价 | 第65-80页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65-66页 |
·影响因素的选择 | 第66-67页 |
·选择影响因素的基本原则 | 第66页 |
·因素集的建立 | 第66-67页 |
·影响因素指标值的计算 | 第67-71页 |
·可供水量 | 第67页 |
·原水水价 | 第67页 |
·水质指标值的确定 | 第67-69页 |
·配套工程造价 | 第69-70页 |
·管理体制 | 第70页 |
·运行管理费 | 第70页 |
·泥沙 | 第70页 |
·综合景观效果 | 第70-71页 |
·评语集的建立 | 第71页 |
·因素隶属函数及隶属度确定 | 第71-73页 |
·权重确定 | 第73-76页 |
·变异系数法 | 第74-75页 |
·指标两两比较法 | 第75-76页 |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小清河调水各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 第76-80页 |
·隶属度确定 | 第77-79页 |
·综合评价计算结果 | 第79-8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总结 | 第80页 |
·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发表论文情况 | 第86-8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