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有机载体的荧光化学传感技术用于重金属离子检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6页
   ·荧光探针的基本概念第15-24页
     ·荧光探针的结构第15-16页
     ·荧光探针的一般设计原理第16-19页
     ·荧光探针的信息传递机制第19-24页
   ·荧光传感器的基本概念第24-27页
     ·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结构第24页
     ·荧光载体的固定化方法第24-27页
   ·有机载体在光化学传感技术中的应用第27-34页
     ·卟啉类化合物第27-28页
     ·喹啉类化合物第28-29页
     ·苯并唑类化合物第29-30页
     ·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第30-31页
     ·香豆素类化合物第31-32页
     ·罗丹明类化合物第32-34页
   ·本论文的工作构想第34-36页
第2章 基于N-甲基四苯基卟啉的锌离子增强型荧光探针的研究第36-45页
   ·引言第36-37页
   ·实验部分第37-38页
     ·仪器与试剂第37页
     ·化合物的合成第37-38页
     ·荧光强度的测量第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44页
     ·光谱性质第38-39页
     ·测定原理第39-41页
     ·pH 的影响第41-42页
     ·选择性第42页
     ·初步的分析应用第42-44页
   ·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基于酰胺喹啉的锌离子比率型荧光探针的研究第45-55页
   ·引言第45-46页
   ·实验部分第46-47页
     ·仪器与试剂第46页
     ·化合物的合成第46-47页
     ·荧光强度的测量第47页
   ·结果与讨论第47-54页
     ·光谱性质第47-50页
     ·测定原理第50-52页
     ·pH 的影响第52页
     ·选择性第52-53页
     ·初步的分析应用第53-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基于共价固定苯并噁唑类衍生物的锌离子比率型荧光传感器的研究第55-65页
   ·引言第55-56页
   ·实验部分第56-58页
     ·仪器与试剂第56页
     ·化合物的合成第56-57页
     ·石英玻片表面的硅烷化第57页
     ·光敏感膜的制备第57-58页
     ·荧光强度的测量第58页
   ·结果和讨论第58-64页
     ·荧光载体(1)的合成和共价固定第58页
     ·光谱性质第58-59页
     ·测定原理第59-60页
     ·pH 的影响第60页
     ·选择性第60-62页
     ·重现性、可逆性和响应时间第62页
     ·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第62-63页
     ·初步的分析应用第63-64页
   ·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基于共价固定萘酰亚胺衍生物的铜离子猝灭型荧光传感器的研究第65-76页
   ·引言第65-66页
   ·实验部分第66-69页
     ·仪器与试剂第66页
     ·化合物的合成第66-68页
     ·石英玻片表面的硅烷化第68-69页
     ·光敏感膜的制备第69页
     ·荧光强度的测量第69页
   ·结果与讨论第69-75页
     ·荧光载体(1)的合成和共价固定第69页
     ·光谱性质第69-70页
     ·测定原理第70-71页
     ·pH 的影响第71页
     ·选择性第71-73页
     ·重现性、可逆性和响应时间第73-74页
     ·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第74页
     ·初步的分析应用第74-75页
   ·小结第75-76页
第6章 基于罗丹明-噻吩类化合物的汞离子增强型荧光探针的研究第76-84页
   ·引言第76-77页
   ·实验部分第77-78页
     ·仪器与试剂第77页
     ·化合物的合成第77页
     ·荧光强度的测量第77-78页
   ·结果和讨论第78-83页
     ·光谱性质第78-79页
     ·测定原理第79-81页
     ·pH 的影响第81页
     ·选择性第81-82页
     ·可逆性第82-83页
     ·初步的分析应用第83页
   ·小结第83-84页
第7章 基于罗丹明-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汞离子增强型荧光探针的研究第84-94页
   ·引言第84-85页
   ·实验部分第85-87页
     ·仪器与试剂第85页
     ·化合物的合成第85-86页
     ·荧光强度的测量第86-87页
   ·结果和讨论第87-93页
     ·光谱性质第87-89页
     ·测定原理第89页
     ·pH 的影响第89-90页
     ·选择性第90-91页
     ·可逆性和响应时间第91-93页
     ·初步的分析应用第93页
   ·小结第93-94页
结论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21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的论文目录第121-122页
附录B 化合物的MS、IR 和NMR 谱图第122-145页
致谢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子自组装合成新型催化材料及其在绿色化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综合型电能质量调节装置的理论与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