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框架论文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第11-14页
     ·静力理论第12页
     ·反应谱理论第12-13页
     ·动力法理论第13页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第13-14页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4-15页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现状第15-18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基本理论第20-36页
   ·目标位移第20-21页
     ·抗震设防目标第20页
     ·性能水平的量化第20-21页
   ·弹性位移谱第21-23页
   ·等延性位移谱第23-26页
     ·屈服强度折减系数第23-25页
     ·等延性位移谱的建立第25-26页
   ·考虑多水准设防目标的设计方法第26-30页
   ·重力P-Δ效应第30-31页
     ·P-Δ效应的概念第30页
     ·稳定指数第30-31页
   ·P-Δ效应对等延性位移谱的影响第31-32页
   ·考虑P-Δ效应的设计方法第32-33页
     ·基于力的考虑方法第32页
     ·基于位移的考虑方法第32-33页
   ·门式框架的侧向刚度第33-35页
   ·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考虑多阶模态影响的抗震设计第36-56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目标性能第36-37页
     ·抗震性能第36-37页
     ·目标性能第37页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第37-40页
     ·侧移形状曲线第37-39页
     ·参数计算第39-40页
   ·基底剪力沿结构高度的分布第40-41页
   ·考虑多阶模态影响的抗震设计第41-47页
     ·线弹性体系第41-45页
     ·弹塑性体系第45-47页
   ·框架结构的P-Δ效应与稳定要求第47-49页
     ·框架结构的P-Δ效应第47-48页
     ·稳定要求第48-49页
   ·单向非对称体系的抗震设计第49-54页
     ·单层单向非对称体系第49-51页
     ·多层单向非对称体系第51-53页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第53-54页
   ·框架的延性与构件的延性第54-55页
   ·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算例及结果分析第56-74页
   ·算例一第56-60页
     ·设计过程第56-58页
     ·结果分析第58-60页
   ·算例二第60-61页
     ·设计过程第60-61页
     ·结果分析第61页
   ·算例三第61-70页
     ·设计过程第61-67页
     ·结果分析第67-70页
   ·算例四第70-73页
     ·设计过程第70-72页
     ·结果分析第72-73页
   ·小结第73-74页
结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81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边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