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3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设立中的公司的时间界定及特点 | 第13-19页 |
·设立中的公司的起始时间 | 第13-14页 |
·设立中的公司的终止时间 | 第14-15页 |
·设立中的公司的特点 | 第15-19页 |
·设立中的公司具有过渡性 | 第15-16页 |
·设立中的公司具有团体性 | 第16-17页 |
·设立中的公司具有目的性 | 第17页 |
·设立中的公司具备一定的公司法人的基本形态 | 第17-19页 |
第三章 设立中的公司的法律地位的理论研究及评价 | 第19-26页 |
·设立中的公司的主体地位 | 第19-22页 |
·无权利能力之社团说 | 第19-21页 |
·具有自身特性的非法人团体说 | 第21-22页 |
·非法人团体说 | 第22页 |
·设立中的公司与设立后公司关系 | 第22-24页 |
·同一体说 | 第23页 |
·修正的同一体说 | 第23-24页 |
·以分离说为基础的批准认可说 | 第24页 |
·小结 | 第24-26页 |
第四章 我国的前置许可制度 | 第26-31页 |
·我国前置许可制度随公司登记制度的发展 | 第26-28页 |
·我国前置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前置审批项目数量多,涉及领域广 | 第28页 |
·前置审批项目零散、混乱,法律规定效力等级不一 | 第28页 |
·许多前置审批项目对企业设立的条件要求比较高 | 第28-29页 |
·对现实中完善公司设立前置许可制度的评析 | 第29-31页 |
第五章 赋予前置许可领域中的设立中的公司以法律地位的基础 | 第31-37页 |
·制度基础 | 第31-33页 |
·实践基础 | 第33-36页 |
·筹建登记的法律依据 | 第33-34页 |
·各省市细化的筹建登记实施细则 | 第34页 |
·筹建登记实施情况 | 第34-36页 |
·筹建登记后企业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 第35页 |
·筹建登记应具备的条件及申请程序不明确 | 第35页 |
·筹建登记的时限规定较短且严格,不符合实际需要 | 第35-36页 |
·社会利益基础 | 第36-37页 |
第六章 赋予前置许可领域中的设立中的公司以法律地位的立法建议 | 第37-40页 |
·赋予前置许可领域中的设立中的公司以法律地位的思路 | 第37-38页 |
·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37-38页 |
·对现有体制的利用和完善 | 第38页 |
·赋予前置许可领域中的设立中的公司法律地位的立法建议 | 第38-40页 |
·通过名称预核准制度取得名称权 | 第38页 |
·设立后公司对设立中的公司权利义务的继承 | 第38-39页 |
·具备一定的责任能力和一定的民事诉讼主体资格 | 第39-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