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上扬子区龙马溪组页岩微孔缝结构演化与页岩气赋存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9-3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9-2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21-30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30-32页
    1.4 论文工作量与创新点第32-36页
2 地质背景第36-53页
    2.1 区域构造特征第36-37页
    2.2 区域构造演化第37-38页
    2.3 区域地层特征第38-40页
    2.4 目的层页岩发育特征第40-52页
    2.5 小结第52-53页
3 源岩有机地化与矿物学特征第53-63页
    3.1 有机质类型第53-54页
    3.2 有机质丰度第54-56页
    3.3 有机质成熟度第56-58页
    3.4 矿物学特征第58-62页
    3.5 小结第62-63页
4 页岩微孔缝结构静态精细表征及其影响因素第63-98页
    4.1 页岩微观孔缝结构形貌成因特征表征第63-76页
    4.2 页岩微孔缝结构定量表征第76-94页
    4.3 页岩微孔缝结构发育影响因素第94-96页
    4.4 小结第96-98页
5 页岩微孔缝结构动态演化特征第98-121页
    5.1 微孔缝结构演化实验第99-102页
    5.2 页岩热演化过程中孔隙成因-形貌演变特征第102-108页
    5.3 页岩热演化过程中孔隙结构演化定量表征第108-115页
    5.4 龙马溪组孔隙演化动态规律反演第115-119页
    5.5 小结第119-121页
6 页岩微孔缝中超临界甲烷吸附特征第121-135页
    6.1 页岩超临界甲烷吸附第121-125页
    6.2 页岩超临界甲烷吸附表征模型第125-131页
    6.3 页岩甲烷吸附影响因素第131-133页
    6.4 小结第133-135页
7 页岩微孔缝结构与页岩气赋存机理第135-149页
    7.1 模拟方法与模型建立第135-138页
    7.2 纳米级微孔缝中甲烷微观赋存机理第138-144页
    7.3 模拟结果验证与应用第144-146页
    7.4 模拟结果地质外推意义第146-147页
    7.5 小结第147-149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49-153页
    8.1 结论第149-152页
    8.2 展望第152-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70页
作者简历第170-17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真空磁过滤电弧离子镀制备氧化钛薄膜及其血液相容性
下一篇:深海液压变量泵用放大器关键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