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河流论文

我国东部农村镇域水体环境氮磷污染及底泥对磷的吸附释放特征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0页
   ·水体环境氮磷污染研究第11-15页
     ·水体环境污染问题第11页
     ·水体氮磷污染第11-13页
     ·水体氮磷污染源第13-14页
     ·氮磷污染的控制技术第14-15页
   ·底泥对磷的吸附与释放研究第15-20页
     ·水体底泥中的磷第15-16页
     ·磷在水和底泥界面的循环第16页
     ·底泥对磷的吸附与释放第16-2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0-26页
   ·采样地概况第20页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20-21页
     ·水样的采集与处理第20-21页
     ·底泥与水稻土的采集与处理第21页
   ·试验设计第21-23页
   ·样品分析第23-25页
   ·数据分析第25-26页
第三章 我国东部农村镇域水体氮磷污染状况第26-38页
   ·河道水氮磷污染状况第26-30页
     ·河道水氮磷污染总体情况第26-27页
     ·河道水氮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第27-28页
     ·河道水氮污染源讨论第28-29页
     ·河道水磷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第29页
     ·河道水磷污染源讨论第29-30页
   ·鱼塘水水质状况第30-32页
     ·鱼塘水水质总体状况第30页
     ·鱼塘水氮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第30-31页
     ·鱼塘水磷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第31-32页
   ·河道和鱼塘水氮磷浓度比较第32-34页
     ·河道和鱼塘水氮浓度比较第32-33页
     ·河道和鱼塘水磷浓度比较第33-34页
   ·不同村庄河道水氮磷污染状况比较第34-38页
     ·不同村庄河道水氮污染状况比较第34-35页
     ·不同村庄河道水磷污染状况比较第35-37页
     ·不同村庄河道水氮磷污染总体状况第37-38页
第四章 河道、鱼塘底泥和水稻土对磷的吸附与释放特征比较第38-54页
   ·河道、鱼塘底泥和水稻土的性质比较第38-42页
     ·基本理化性质第38-39页
     ·不同形态铁、铝含量第39页
     ·主要粘粒矿物第39-40页
     ·粒径分布第40-41页
     ·无机磷形态分级第41-42页
   ·磷的等温吸附模拟第42-45页
     ·等温吸附特征第42-43页
     ·等温吸附百分率比较第43页
     ·等温吸附方程式的模拟第43-45页
   ·磷的动力学吸附模拟第45-48页
     ·动力学吸附特征第45-46页
     ·不同时间内磷的吸附速率比较第46-47页
     ·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第47-48页
   ·磷的热力学吸附模拟第48-51页
     ·热力学吸附特征第48-50页
     ·温度对平衡吸附系数的影响第50-51页
   ·磷的动力学释放模拟第51-54页
     ·未进行磷饱和的河道、鱼塘底泥和水稻土对磷的动力学释放第51-52页
     ·磷饱和后的河道、鱼塘底泥和水稻土对磷的动力学释放第52页
     ·两种不同动力学释放结果的比较第52-54页
第五章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致谢第62-63页
作者简介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压力传感器式U形渠道自动测流仪的开发研究
下一篇:宁夏引黄灌区节水农业技术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