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水文学论文--海洋动力学论文--潮汐论文

长江羽流混合与扩散过程和南海海平面低频变化研究

第一篇 潮汐和风对长江羽流混合和扩散过程的影响第1-120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1 引言第13-30页
   ·长江口动力环境特性第14-18页
     ·长江口环境概述第14-15页
     ·径流第15-16页
     ·潮流第16-17页
     ·风第17页
     ·波浪第17页
     ·盐度第17-18页
     ·泥沙第18页
   ·长江口研究现状第18-23页
     ·盐水入侵第18-20页
     ·长江口潮流研究第20-21页
     ·长江羽流动力学研究第21-23页
   ·国际羽流动力学研究现状第23-27页
   ·存在问题及本文拟研究的内容第27-30页
 2 ROMS 模式第30-46页
   ·ROMS 概述第30-43页
     ·控制方程组第31页
     ·初始条件第31-32页
     ·边界条件第32-33页
     ·坐标系统第33-35页
     ·湍流闭合模式第35-41页
     ·时间步长的配置第41-42页
     ·底摩擦系数第42-43页
   ·模式的配置第43-46页
     ·模式的范围和网格第43-44页
     ·模式的地形第44-45页
     ·模式的开边界条件第45-46页
 3 东中国海三维潮汐潮流的数值模拟第46-56页
   ·模式验证第46-49页
   ·潮汐特征第49-51页
   ·潮流特征第51-55页
   ·结论第55-56页
 4 潮汐对长江羽流的影响第56-81页
   ·淡水羽流凸起区第57-68页
     ·无潮汐影响的羽流凸起第58-59页
     ·大小潮周期性混合导致的羽流水团脱落第59-63页
     ·径流量的影响第63-68页
   ·浮力驱动沿岸流第68-79页
     ·理论考虑第68-70页
     ·无潮汐影响的表层局限型羽流第70-72页
     ·潮汐对羽流结构的调制第72-78页
     ·沿陆架的淡水输送第78-79页
   ·小结第79-81页
 5 风场对长江羽流的影响第81-105页
   ·风的作用理论第81-84页
   ·上升流风的影响第84-93页
     ·大、小潮时刻风对羽流的影响第84-85页
     ·潮汐和风的相互作用第85-92页
     ·风场强度对羽流混合和扩散的影响第92-93页
   ·下降流风的影响第93-96页
   ·夏季风的对羽流扩散的影响第96-102页
   ·小结第102-105页
 6 结语第105-108页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第105-106页
   ·问题及展望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20页
第二篇 南海海平面的年际变化及其对 ENSO 的响应第120-157页
 摘要第120-122页
 Abstract第122-124页
 1 引言第124-127页
 2 数据介绍第127-129页
   ·高度计数据第127-128页
   ·海水温度客观分析资料第128页
   ·热容海平面第128-129页
 3 南海海温和海平面的年际变化规律第129-143页
   ·1993-2004 年观测和热容海平面的变化第129-134页
   ·海水温度和热容海平面的年际变化第134-140页
     ·海水温度的年际变化第134-138页
     ·热容海平面的年际变化第138-140页
   ·验潮站资料的年际变化规律第140-143页
 4 海平面年际变化的物理机制第143-151页
   ·南海和外海水交换第143-146页
   ·海洋环流第146-149页
   ·水圈循环第149-151页
 5 结语第151-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57页
后记第157-159页
致谢第159-160页
个人简历第160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0-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潮对东中国海主要流系的影响
下一篇:渤海盐度的拉格朗日潮际输运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