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犯罪学论文

论我国的网络诈骗犯罪及其预防对策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网络诈骗犯罪概述第11-28页
 第一节 网络诈骗犯罪的概念第11-13页
 第二节 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第13-18页
  一、犯罪主体特征的差异第13-15页
  二、犯罪客观表现的差异第15-18页
 第三节 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形式第18-28页
  一、普通型网络诈骗—网络虚假信息诈骗第19-22页
  二、技术型网络诈骗—网络钓鱼手段诈骗第22-25页
  三、特别型网络诈骗—网络非法传销诈骗第25-26页
  四、其他形式第26-28页
第二章 网络诈骗犯罪产生的原因及危害第28-37页
 第一节 网络诈骗犯罪产生的原因第28-34页
  一、网络因素第28-29页
  二、经济因素第29-30页
  三、道德因素第30-32页
  四、法律因素第32-33页
  五、个体因素第33-34页
 第二节 网络诈骗犯罪泛滥的危害第34-37页
  一、破坏正常经济秩序第34-35页
  二、引发道德信任危机第35-36页
  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第36-37页
第三章 网络诈骗犯罪的预防对策第37-52页
 第一节 构建网络道德体系第37-40页
  一、建立网络道德规范第38-39页
  二、强化网站道德自律第39-40页
 第二节 加强网络技术防控第40-43页
  一、防火墙技术防范第41页
  二、数字签名技术防范第41-43页
 第三节 完善网络刑事立法第43-46页
  一、国外有关计算机诈骗的法律规制第43-44页
  二、完善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相关建议第44-46页
 第四节 加强互联网国际合作第46-49页
  一、加强国际合作预防网络诈骗犯罪之必要第47-48页
  二、完善网络犯罪领域国际合作的相关建议第48-49页
 第五节 强化个体防范意识第49-52页
  一、提高个体识别能力第49-51页
  二、遵守正确交易流程第51-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7-58页
后记第58-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矫正刑研究
下一篇:城市居住空间与犯罪预防--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