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导论 | 第12-32页 |
一、研究问题提出 | 第13-17页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三、论文结构说明 | 第27-3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第一章 传播学意义上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 第32-50页 |
第一节 主持人定义比较分析 | 第32-36页 |
第二节 “最后一棒”的比喻 | 第36-39页 |
第三节 传播过程中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 第39-50页 |
第二章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传播者形象 | 第50-72页 |
第一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自我与自我意识 | 第50-54页 |
第二节 “主我”与“客我”中的“角色” | 第54-58页 |
第三节 “角色主持”与主持“角色” | 第58-62页 |
第四节 主持“角色”的定位 | 第62-67页 |
第五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的界定 | 第67-72页 |
第三章 电视节目主持人传播与形象传播 | 第72-94页 |
第一节 传播形态的分类 | 第73-75页 |
第二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传播的特殊性 | 第75-85页 |
第三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人际化的大众传播特点 | 第85-88页 |
第四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传播 | 第88-94页 |
第四章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内化传播的能动性倾听 | 第94-114页 |
第一节 倾听研究综述 | 第95-101页 |
第二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内化传播过程中倾听的过程性与结果性 | 第101-103页 |
第三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内化传播倾听过程与结果中能动性的缺失 | 第103-109页 |
第四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内化传播过程中能动性倾听的调整 | 第109-114页 |
第五章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内化传播的全方位接收 | 第114-133页 |
第一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内化传播过程中的接收径度 | 第114-122页 |
第二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内化传播信息接收过程的并置元素 | 第122-126页 |
第三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内化传播过程中的全方位接收方式 | 第126-133页 |
第六章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外化传播的多元化表达 | 第133-152页 |
第一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外化传播过程中口语表达的特性 | 第133-140页 |
第二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外化传播过程中口语表达的功能 | 第140-143页 |
第三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外化传播过程中多元化的口语表达 | 第143-152页 |
第七章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外化传播的合理化表现 | 第152-172页 |
第一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外化传播过程中合理化表现的手段 | 第153-161页 |
第二节 电视特性与电视节目特质的要求 | 第161-166页 |
第三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外化传播过程中合理化的社会表演(表现) | 第166-172页 |
第八章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传播的受众分析 | 第172-192页 |
第一节 受众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传播的影响 | 第172-178页 |
第二节 受众分类与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传播 | 第178-182页 |
第三节 受众需求与弥合差距 | 第182-192页 |
结论 | 第192-200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192-199页 |
二、结语 | 第199-200页 |
附录 | 第200-234页 |
附录一 | 第200-204页 |
附录二 | 第204-207页 |
附录三 | 第207-209页 |
附录四 | 第209-212页 |
附录五 | 第212-214页 |
附录六 | 第214-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234-242页 |
后记 | 第242-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