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分离及标记转化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 | 第12页 |
·线粒体基因组与CMS的关系 | 第12-13页 |
·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的基因或片段 | 第13-14页 |
·分子标记在CMS研究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 第15-16页 |
·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 | 第16-17页 |
·分子标记的转化 | 第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报告 | 第18-51页 |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30页 |
·线粒体DNA的提取 | 第18-19页 |
·核酸提取 | 第19-21页 |
·侧翼序列扩增 | 第21-24页 |
·SCAR标记转化 | 第24-25页 |
·cDNA片段的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25-27页 |
·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和田间调查 | 第27-28页 |
·RAPD分子标记筛选 | 第28-29页 |
·STS标记 | 第29-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51页 |
·线粒体DNA的检测 | 第30页 |
·总DNA检测 | 第30-31页 |
·侧翼序列扩增 | 第31-38页 |
·SCAR分子标记 | 第38-39页 |
·总RNA检测 | 第39页 |
·RACE扩增cDNA全长 | 第39-47页 |
·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和田间调查 | 第47页 |
·RAPD分子标记 | 第47-50页 |
·STS分子标记 | 第50-51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51-55页 |
·棉花线粒体DNA的提取 | 第51页 |
·棉花基因组DNA和RNA的提取 | 第51页 |
·侧翼序列的获得 | 第51-52页 |
·RAPD、SCAR和STS | 第52-53页 |
·RAPD标记 | 第52-53页 |
·SCAR标记 | 第53页 |
·STS标记 | 第53页 |
·本实验中应用RACE技术遇到的问题 | 第53-54页 |
·CMS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