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6页 |
·本文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金属腐蚀的涂层保护 | 第19-24页 |
·常用的有机涂层 | 第19-21页 |
·典型的海洋腐蚀环境 | 第21页 |
·金属/涂层体系的腐蚀行为 | 第21-22页 |
·有机涂层的失效机制 | 第22-24页 |
·有机涂层的防护机制 | 第24页 |
·涂层防腐性能的检测方法和技术 | 第24-28页 |
·涂层检测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发展情况 | 第24-25页 |
·常规检查法 | 第25-26页 |
·电化学方法 | 第26-27页 |
·光谱学方法 | 第27-28页 |
·表面分析技术 | 第28页 |
·用EIS评价涂层的防护性能 | 第28-33页 |
·根据等效电路模型的各元件参数评价涂层性能 | 第29-32页 |
·根据提出EIS特征参数评价涂层性能 | 第32-33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33-36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6页 |
第二章 两种聚氨酯复合涂层失效机理的EIS研究 | 第36-50页 |
·序言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试样的制备 | 第37页 |
·腐蚀试验过程 | 第37页 |
·交流阻抗检测 | 第37-38页 |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分析与SEM观察 | 第3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50页 |
·EIS的特征 | 第38-42页 |
·涂层电阻和涂层电容的变化规律 | 第42-43页 |
·聚氨酯复合涂层孔隙率的变化 | 第43-44页 |
·聚氨酯复合涂层的表面形貌图 | 第44-45页 |
·傅立叶红外光谱 | 第45-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三章 环氧富锌/环氧云铁/氟碳涂层的失效过程分析 | 第50-64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51-52页 |
·材料 | 第51页 |
·试样的制备 | 第51页 |
·腐蚀试验过程 | 第51页 |
·交流阻抗检测实验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 | 第52-56页 |
·三种涂层体系的EIS谱图 | 第52-55页 |
·三种涂层体系|Z|_(0.01HZ)随腐蚀时间的变化 | 第55-56页 |
·分析讨论与结论 | 第56-64页 |
·三种涂层体系的解析 | 第56-58页 |
·涂层吸水率的变化 | 第58-59页 |
·孔隙率变化规律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4页 |
第四章 利用EIS中频区相位角变化快速评价两种复合涂层的防护性能 | 第64-78页 |
·序言 | 第64页 |
·实验方法 | 第64-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78页 |
·利用相位角分析涂层的屏蔽性能 | 第65-66页 |
·利用EIS中频区相位角的变化快速评价两种复合涂层的性能 | 第66-72页 |
·涂层电阻和电容随时间的变化 | 第72-74页 |
·孔隙率随浸泡时间的变化 | 第74-75页 |
·利用特征频率分析涂层/金属界面处的剥离程度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87-88页 |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