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川北米仓山前缘二叠系—三叠系礁滩相储层特征及发育模式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第1章 前言第10-15页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0页
   ·研究现状第10-11页
   ·选题来源、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1-12页
     ·选题来源第11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研究思路第12页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第12-15页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第12-14页
     ·论文主要成果第14-15页
第2章 野外地质调查概况第15-22页
   ·区域地质概况第15-19页
     ·构造概况第15-16页
     ·地层概况第16-19页
   ·野外地质调查概况第19-22页
第3章 沉积相与沉积微相第22-41页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第22-33页
     ·沉积相与沉积微相类型第22-23页
     ·沉积相与沉积微相特征第23-33页
   ·沉积相平面展布及其演化特征第33-41页
     ·长兴组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第33-36页
     ·飞仙关组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第36-41页
第4章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41-56页
   ·储层岩石类型第41-44页
   ·储集空间类型第44-49页
     ·孔隙类型第45-46页
     ·裂缝类型第46-49页
   ·储层孔隙演化分析第49-56页
     ·台地边缘浅滩云岩孔隙的发展演化第49-51页
     ·台地边缘礁灰岩孔隙的发展演化第51-52页
     ·台地边缘鲕粒灰岩孔隙的发展演化第52-53页
     ·非礁滩相孔隙的发展演化第53-56页
第5章 储层物性特征第56-67页
   ·储层物性特征第56-59页
     ·物性基本特征第56-58页
     ·储层岩性特征第58-59页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第59-61页
     ·长兴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第60-61页
     ·飞仙关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第61页
   ·储层分类第61-63页
   ·储层评价第63-64页
     ·长兴组礁滩相储层评价第63页
     ·飞仙关组鲕粒滩相储层评价第63-64页
   ·储层主要控制因素第64-67页
     ·长兴组储层主要控制因素第64-65页
     ·飞仙关组储层主要控制因素第65-67页
第6章 储层发育模式探讨第67-73页
   ·川北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发育模式第67-69页
   ·川北地区飞仙关组鲕粒滩储层发育模式第69-70页
   ·有利储层分布预测第70-73页
     ·长兴组生物礁有利储层分布预测第70-71页
     ·飞仙关组鲕粒滩有利储层分布预测第71-73页
结论第73-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附图第79-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榆林气田南区山2段储层随机建模及含气性分析
下一篇:埕海地区张东构造沙河街组储层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