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5页 |
·引言 | 第11页 |
·磁性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 | 第11-13页 |
·小尺寸效应 | 第11-12页 |
·表面效应 | 第12-13页 |
·纳米材料的取向生长与调控 | 第13-21页 |
·多姿多彩的纳米结构 | 第13-15页 |
·实心球纳米粒子 | 第14页 |
·空心球纳米粒子 | 第14页 |
·纳米棒 | 第14页 |
·纳米线 | 第14-15页 |
·纳米管 | 第15页 |
·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 | 第15-20页 |
·纳米结构粒径和形貌的控制 | 第15-19页 |
·控制纳米结构粒径和形貌的意义 | 第19-20页 |
·纳米材料生长的热力学理论 | 第20-21页 |
·磁场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 | 第21-28页 |
·磁场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21-23页 |
·磁场对产物进行选择性合成 | 第23页 |
·磁场对产物的微结构影响 | 第23-24页 |
·磁场对材料微观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24页 |
·磁场下磁性纳米颗粒的组装 | 第24-28页 |
·本论文立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8-31页 |
·立题意义 | 第28-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第二章 外磁场下四氧化三钴纳米粒子的水热合成 | 第35-51页 |
·引言 | 第35-37页 |
·四氧化三钴的物理性质 | 第35页 |
·四氧化三钴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制备 | 第35-37页 |
·实验过程与表征方法 | 第37-38页 |
·试剂与原料 | 第37-38页 |
·实验步骤 | 第38页 |
·表征方法 | 第38页 |
·实验结果 | 第38-47页 |
·产物的物相分析 | 第38-39页 |
·产物的形貌分析 | 第39-42页 |
·反应条件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42-47页 |
·磁场强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溶剂成分的影响 | 第43-45页 |
·反应物用量的影响 | 第45-47页 |
·机理讨论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第三章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外磁场对四氧化三钴不同晶面表面能影响的研究 | 第51-72页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51-58页 |
·Hartree-Fock 方程 | 第51-53页 |
·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 | 第53-55页 |
·Hohenberg-Kohn 理论 | 第53-54页 |
·Kohn-Sham 方程 | 第54-55页 |
·交换相关能量泛函 | 第55-56页 |
·局域自旋密度近似(LSDA) | 第55-56页 |
·广义梯度近似(GGA) | 第56页 |
·杂化泛函 | 第56页 |
·密度泛函理论的优势和应用 | 第56-57页 |
·本论文所采用的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软件包 | 第57-58页 |
·四氧化三钴块体总能量的计算 | 第58-61页 |
·四氧化三钴块体模型的建立 | 第58-59页 |
·四氧化三钴块体模型的优化 | 第59-61页 |
·四氧化三钴(100)晶面模型总能量的计算 | 第61-64页 |
·四氧化三钴(111)晶面模型总能量的计算 | 第64-67页 |
·四氧化三钴(100)和(111)晶面的晶面能的计算 | 第67-68页 |
·无外磁场时的晶面能 | 第67-68页 |
·施加外磁场后的晶面能 | 第68页 |
·(100)和(111)晶面能的变化对晶体最终形貌的影响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