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理论研究 | 第10-16页 |
(一) 反垄断法的立法宗旨 | 第10-11页 |
(二)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的积极意义 | 第11-13页 |
(三)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的局限性及其克服 | 第13-16页 |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评析 | 第16-24页 |
(一) 美国 | 第16-17页 |
(二) 加拿大 | 第17-19页 |
(三) 欧盟 | 第19-20页 |
(四) 日本 | 第20-21页 |
(五) 我国台湾地区 | 第21-22页 |
(六) 其他国家和地区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22-24页 |
三、我国制定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 | 第24-34页 |
(一) 我国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 第24-26页 |
(二)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与一般民事损害赔偿的区别 | 第26-30页 |
(三) 我国制定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是反垄断法本身性质的要求 | 第30-32页 |
(四) 我国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的性质分析 | 第32-34页 |
四、我国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的制度设计 | 第34-43页 |
(一) 构成要件 | 第34-37页 |
(二) 赔偿倍率 | 第37-40页 |
(三) 损害额的确定 | 第40页 |
(四) 反垄断主管机关对反垄断法损害赔偿诉讼的干预制度 | 第40-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