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地下水论文

位山灌区农田氮淋溶过程与地下水污染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第12-14页
     ·研究目标第12页
     ·研究主要内容第12-14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14-20页
   ·研究区基本情况第14-17页
     ·自然地理条件概况第14-16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16-17页
   ·灌区历史及水资源利用现状第17-18页
     ·灌区历史第17-18页
     ·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第18页
   ·本章小结第18-20页
第3章 研究方法及模型介绍第20-25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20页
   ·非饱和带模拟——LEACHM 模型第20-22页
   ·饱和带模拟——MODFLOW 模型第22-24页
   ·模拟效果评价指标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4章 田间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5-40页
   ·水文气象数据分析第27-29页
     ·降雨数据分析第27页
     ·蒸发数据分析第27-28页
     ·气温数据分析第28-29页
   ·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观测分析第29-33页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第29-31页
     ·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分析第31-33页
   ·灌区观测井水位及水质观测分析第33-40页
     ·灌区观测井水位分析第34-36页
     ·灌区观测井水质分析第36-39页
     ·降雨中养分含量观测第39-40页
第5章 模型的建立与率定第40-68页
   ·模型的建立第40-48页
     ·研究区边界概化第40-42页
     ·LEACHM 输入分区第42-45页
     ·MODFLOW 区域剖分第45-46页
     ·非饱和带与饱和带的联合第46页
     ·时间离散第46页
     ·输入数据准备第46-48页
   ·非饱和带的率定与检验第48-55页
     ·土壤含水率率定与检验第48-51页
     ·土壤养分含量的率定与检验第51-54页
     ·小结第54-55页
   ·饱和带的率定与检验第55-66页
     ·地下水水位的率定与检验第56-59页
     ·地下水水质的率定与检验第59-65页
     ·小结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6章 情景模拟分析第68-88页
   ·灌区氮素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第70-72页
   ·田间管理措施对氮素影响第72-83页
   ·深层地下水水质长期预测第83-86页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88-90页
   ·研究成果第88页
   ·研究展望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致谢第93-9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拟焚烧烟气对焚烧飞灰加速碳酸化效果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厌氧/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对微量污染物的去除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