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电力市场环境下我国输电服务定价及费用分摊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2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8-22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20-22页
第二章 市场环境下电网及输电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第22-47页
   ·市场环境下电网的功能转变第22-34页
     ·电网的传统功能第22-23页
     ·电网的发展及其功能的演变第23-25页
     ·电网的市场功能第25-34页
   ·电网的市场价值分析第34-38页
     ·电网的直接效益第35-36页
     ·电网的间接效益第36页
     ·电网的市场附加值第36页
     ·电网的市场价格第36-37页
     ·电网市场价值的计算第37-38页
   ·市场环境下输电服务机构的职能转变第38-42页
     ·输电服务的技术局限第38-39页
     ·输电阻塞问题第39页
     ·阻塞管理与电力市场效率第39-41页
     ·输电服务机构所面临的管理问题第41-42页
   ·市场环境下区域输电成本的界定第42-46页
     ·国外区域输电成本分类综述第42-43页
     ·国内输电系统目前的成本分类第43-45页
     ·有输电定价方法第45页
     ·我国区域电力市场输电定价方案研究第45-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三章 市场环境下区域性定价的经济学原理第47-59页
   ·区域性定价的原理及其经济性分析第47-52页
     ·输电阻塞定价原理第47-50页
     ·输电阻塞定价的竞争性第50-51页
     ·输电阻塞定价的经济性第51-52页
   ·不同交易模式下区域阻塞定价的经济性对比第52-57页
     ·集中交易模式下的竞争性区域电价第52-55页
     ·集中与双边交易模式下竞争性区域电价的比较第55-57页
   ·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市场环境下区域输电阻塞成本分摊方法研究第59-81页
   ·市场环境下长短期内的输电阻塞管理方法第59-63页
     ·市场环境下阻塞管理方法的选取原则第59-60页
     ·长短期内的阻塞管理方法第60-63页
   ·输电阻塞成本及其分摊模型综述第63-67页
   ·基于安全约束和线路影响的最优潮流阻塞定价模型第67-80页
     ·最优潮流法的基本原理第68-72页
     ·阻塞分摊步骤及模型第72-74页
     ·算例及讨论第74-80页
   ·小结第80-81页
第五章 市场环境下兼顾公平的网损分摊及其定价问题研究第81-93页
   ·市场环境下的输电网损分摊原则第81-82页
   ·已有网损分摊方法的对比分析第82-84页
     ·典型的网损分摊方法第82-83页
     ·有网损分摊方法的优缺点分析第83-84页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博弈论的网损分摊方法第84-92页
     ·方法原理第85-89页
     ·系统描述以及数据生成第89-90页
     ·算例及分析第90-92页
   ·小结第92-93页
第六章 市场环境下输电服务成本回收及其分摊机制第93-105页
   ·传统模式与市场环境下输电服务成本回收的比较第93-94页
   ·基于合理补偿的成本回收机制第94-98页
     ·基于合理补偿的成本回收机制的经济学原理第94-96页
     ·成本补偿及费用分摊方法的对比分析第96-98页
   ·基于长期激励的输电服务费用分摊机制第98-104页
     ·目标与原则第99页
     ·方法描述第99-101页
     ·考虑输电线路中的交互影响分析第101页
     ·电网使用费的修正第101-104页
     ·实施的保障条件第104页
   ·小结第104-105页
第七章 市场环境下我国区域输电定价的监管机制研究第105-116页
   ·已有电价监管方法回顾第105-106页
   ·基于质量服务因子的输电价格监管模型第106-111页
     ·输电定价管制模型的提出第106-107页
     ·基于服务质量的价格管制模型第107-108页
     ·服务质量因子的取值第108-111页
   ·算例第111-114页
   ·小结第114-116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5-12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越架空输电线路分裂导线的微风振动及防振研究
下一篇:添加剂及制备工艺对ZrO2致密化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