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创作的功利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9页 |
·课题背景 | 第14-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8-24页 |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 | 第18-20页 |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 | 第20-24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4-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论文框架 | 第28-29页 |
第2章 功利与功利性解析 | 第29-60页 |
·概念释义 | 第29-35页 |
·功利 | 第30-31页 |
·功利性 | 第31-32页 |
·建筑创作的功利与功利性 | 第32-35页 |
·功利性的需求特征 | 第35-42页 |
·客观性 | 第36页 |
·主观性 | 第36-37页 |
·社会历史性 | 第37-39页 |
·层次性和两面性 | 第39-41页 |
·有限性与无限性 | 第41-42页 |
·功利性的价值机制 | 第42-52页 |
·功利价值的衡量尺度 | 第42-50页 |
·功利价值的实现过程 | 第50-52页 |
·功利性的影响因素 | 第52-58页 |
·价值观 | 第53-54页 |
·情感 | 第54-55页 |
·认知 | 第55-56页 |
·社会规范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3章 建筑创作的功利性表征 | 第60-94页 |
·创作的利益诉求 | 第60-72页 |
·利益决定论 | 第60-65页 |
·市场竞争论 | 第65-69页 |
·知识权力论 | 第69-72页 |
·服务的权力轨迹 | 第72-87页 |
·建筑师与政府 | 第73-80页 |
·建筑师与开发商 | 第80-84页 |
·建筑师与使用者 | 第84-87页 |
·接受的声望判断 | 第87-93页 |
·奇观效应 | 第87-90页 |
·明星效应 | 第90-91页 |
·流行效应 | 第91-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4章 建筑创作的功利性反思 | 第94-162页 |
·创作的环境机制 | 第94-101页 |
·市场机制不完善 | 第95-96页 |
·市场运作不规范 | 第96-99页 |
·企业自身的弊端 | 第99-101页 |
·创作主体的道德选择 | 第101-115页 |
·职业角色与责任 | 第101-105页 |
·职业教育与目标 | 第105-108页 |
·职业伦理与精神 | 第108-115页 |
·创作过程的理性判断 | 第115-135页 |
·价值合理性的基础失衡 | 第115-121页 |
·批评反思性的矫正困境 | 第121-129页 |
·实验先锋性的探索偏差 | 第129-135页 |
·创作实践的文化认同 | 第135-160页 |
·全球话语的侵蚀 | 第135-143页 |
·消费文化的催化 | 第143-153页 |
·传播媒介的推介 | 第153-160页 |
·本章小结 | 第160-162页 |
第5章 建筑创作的功利性应对 | 第162-226页 |
·外部机制调控 | 第163-177页 |
·构建交互的权利制约体系 | 第164-170页 |
·协同整合的社会媒介导引 | 第170-174页 |
·改革完善建筑设计体制 | 第174-177页 |
·行业价值引导 | 第177-210页 |
·立足实践的反思性 | 第178-192页 |
·确立职业的社会责任 | 第192-202页 |
·介入社会的教育导引 | 第202-205页 |
·回溯创造的兴趣情感 | 第205-210页 |
·创作实践策略调和 | 第210-224页 |
·介入项目运作 | 第210-214页 |
·开放设计过程 | 第214-218页 |
·权宜服务引导 | 第218-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24-226页 |
结论 | 第226-2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28-2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37-239页 |
致谢 | 第239-241页 |
个人简历 | 第241-2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