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鸦胆子素D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抑制作用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前言第10-18页
   ·黄瓜绿斑驳病毒病的研究概况第10-14页
     ·黄瓜绿斑驳病毒病的基因组结构第11-12页
     ·CGMMV 的寄主及传播途径第12页
     ·CGMMV 病害的症状及分类第12-14页
   ·植物源抗病毒剂的研究概况第14页
   ·抗病毒活性成分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第14-16页
     ·抑制病毒侵染第15页
     ·抑制病毒增殖第15页
     ·作用于传毒介体第15-16页
     ·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第16页
   ·植物源农药的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第16-17页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35页
   ·实验材料第18-20页
     ·实验仪器第18页
     ·实验药品第18-19页
     ·供试寄主、供试毒源第19页
     ·供试菌株和质粒第19页
     ·实验动物第19页
     ·实验所需引物第19-20页
   ·实验方法第20-35页
     ·CGMMV 的提纯第20-21页
     ·CGMMV 抗血清的制备及效价测定第21-23页
       ·CGMMV 抗血清的制备第21-22页
       ·CGMMV 抗血清效价的测定第22页
       ·CGMMV 抗体适宜工作浓度测定第22-23页
     ·CGMMV-MP 抗血清的制备及特异性检测第23-30页
       ·病叶总RNA 的提取及质量检测第23页
       ·目的基因的获得第23-25页
       ·克隆载体的获得及检测第25-27页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检测第27-28页
       ·融合蛋白的表达与可溶性分析第28-29页
       ·融合蛋白抗血清的制备及特异性检测第29-30页
     ·鸦胆子素D 抗CGMMV 活性测定第30-35页
       ·对病毒粒体的影响第30页
       ·对病毒侵染的影响第30页
       ·接种后处理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第30-31页
       ·接种前喷施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第31页
       ·用药处理不同时间后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第31页
       ·接种后不同时间采样处理后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第31页
       ·荧光定量PCR 检测对各亚基的影响第31-33页
       ·对CGMMV-CP 合成的影响第33-34页
       ·对CGMMV-MP 合成的影响第34-3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5-52页
   ·CGMMV 的提纯与抗血清的制备第35-37页
     ·提纯病毒的电镜观察第35页
     ·提纯病毒的浓度第35页
     ·抗血清的效价第35-36页
     ·抗体的适宜工作浓度第36-37页
   ·CGMMV-MP 抗血清的制备及特异性第37-42页
     ·样品总RNA 的质量第37页
     ·CGMMV-MP 基因的获得第37-38页
     ·CGMMV-MP 基因与克隆载体连接及鉴定第38页
     ·CGMMV-MP 融合表达载体的鉴定及测序结果第38-39页
     ·融合蛋白的分子量预测第39页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第39-40页
     ·融合蛋白的可溶性分析第40页
     ·抗血清的制备及效价测定第40-41页
     ·CGMMV-MP 抗血清的特异性检测第41-42页
   ·鸦胆子素D 对病毒活性的影响第42-52页
     ·鸦胆子素D 对病毒粒体的影响第42页
     ·对CGMMV 侵染的影响第42页
     ·对CGMMV 增殖的影响第42-50页
       ·接种后处理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第42-44页
       ·接种前喷药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第44页
       ·鸦胆子素D 处理不同时间后对CGMMV 表达情况的影响第44-45页
       ·接种CGMMV 不同时间后处理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第45页
       ·Real-time PCR 检测对各亚基的影响第45-50页
     ·鸦胆子素 D 对CGMMV 蛋白合成的影响第50-52页
       ·对CP 蛋白合成的影响第50-51页
       ·对MP 蛋白合成的影响第51-52页
4 讨论与总结第52-55页
   ·CGMMV 的接种第52页
   ·抗血清的制备第52-53页
   ·生物活性的测定第53-54页
   ·总结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建省农户植物保护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下一篇:水葫芦入侵福建的风险评估及其生态经济损失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