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项目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内容以及预期目标 | 第11-12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2 缓存技术理论基础 | 第13-29页 |
·缓存技术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缓存分类 | 第14-17页 |
·服务器端缓存 | 第14页 |
·客户端缓存 | 第14-15页 |
·代理服务器(集群)缓存 | 第15-17页 |
·缓存置换算法 | 第17-19页 |
·先进先出策略(First In First Out) | 第17页 |
·最近最少使用策略(Least Recently Used) | 第17-18页 |
·最少使用频率策略(Least Frequently Used) | 第18页 |
·SIZE 算法 | 第18页 |
·GD-Size(Greedy Dual-Size)算法 | 第18-19页 |
·LFUDA(LFU with Dynamic Aging)算法 | 第19页 |
·缓存同步策略 | 第19页 |
·缓存产品 | 第19-22页 |
·Memcached (memcachedb, xmemcached) | 第19-20页 |
·JbossCache | 第20-21页 |
·OSCache | 第21页 |
·Cache4j | 第21页 |
·JCS | 第21-22页 |
·分布式缓存 | 第22-28页 |
·拓扑结构 | 第22-24页 |
·分布式缓存协议 | 第24-25页 |
·负载均衡技术 | 第25页 |
·数据分布模式 | 第25-27页 |
·数据同步策略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Memcached-authz 的设计与实现 | 第29-55页 |
·Memcached 缓存框架分析 | 第29-36页 |
·内部机制 | 第29-30页 |
·基本数据结构 | 第30-31页 |
·处理流程 | 第31-32页 |
·存储机制 | 第32-34页 |
·事件处理机制 | 第34页 |
·二进制协议分析 | 第34-35页 |
·主要命令协议分析 | 第35-36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36-38页 |
·架构设计 | 第38-39页 |
·概要设计 | 第39-41页 |
·详细设计 | 第41-51页 |
·流程设计 | 第41-43页 |
·主要数据结构 | 第43-44页 |
·多线程异步设计 | 第44-45页 |
·主要功能设计 | 第45-49页 |
·安全缓存指令集 | 第49-51页 |
·部署与实现 | 第51-53页 |
·安装配置memcached 服务器 | 第52-53页 |
·安装配置memcached-authz 代理服务器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4 实验及测试结果 | 第55-60页 |
·实验及结果 | 第55-59页 |
·authz 命令实验 | 第55-56页 |
·sset 命令实验 | 第56页 |
·sget 命令实验 | 第56-57页 |
·sdelete 命令实验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总结及展望 | 第60-62页 |
·总结 | 第60-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