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被害人知情权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刑事被害人知情权内涵及其价值 | 第12-21页 |
(一)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1.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概念 | 第12页 |
2.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形成 | 第12-13页 |
3. 知情权成为刑事被害人的一项基本人权 | 第13-14页 |
(二) 赋予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必要性 | 第14-18页 |
1. 刑事被害人与诉讼有直接利害关系 | 第14-15页 |
2.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被忽视 | 第15-16页 |
3.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心理基础 | 第16-17页 |
4. 刑事被害人数量庞大 | 第17-18页 |
(三)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价值 | 第18-21页 |
1.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促进司法公正 | 第18-19页 |
2.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有利于监督司法 | 第19-21页 |
二、我国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现状及其成因 | 第21-30页 |
(一) 我国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现状 | 第21-27页 |
1. 立案阶段刑事被害人知情权不充分 | 第21-22页 |
2. 侦查中刑事被害人知情权被忽视 | 第22-24页 |
3. 审查起诉时刑事被害人知情权十分有限 | 第24-25页 |
4. 审判中刑事被害人成为旁观者 | 第25-26页 |
5. 执行阶段刑事被害人知情权完全缺失 | 第26-27页 |
(二)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现状的成因 | 第27-30页 |
1. 司法观念滞后 | 第27-28页 |
2. 司法资源的有限 | 第28-29页 |
3. 法制不健全 | 第29-30页 |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立法例举 | 第30-37页 |
(一) 美国、法国、日本 | 第30-34页 |
1. 美国 | 第30-32页 |
2. 法国 | 第32-33页 |
3. 日本 | 第33-34页 |
(二)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第34-35页 |
(三) 特点简评 | 第35-37页 |
1. 比较系统完整 | 第35页 |
2. 专职人员负责 | 第35页 |
3. 体现诉讼民主 | 第35-37页 |
四、我国刑事被害人知情权制度的完善 | 第37-48页 |
(一) 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基本原则 | 第37-40页 |
1. 主动告知原则 | 第37页 |
2. 权利平衡原则 | 第37-38页 |
3. 正当程序原则 | 第38-39页 |
4. 具体明确原则 | 第39-40页 |
(二) 具体完善措施 | 第40-45页 |
1. 总则中规定刑事被害人知情权 | 第40页 |
2. 立案阶段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完善 | 第40-41页 |
3. 侦查阶段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完善 | 第41-42页 |
4. 起诉阶段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完善 | 第42-43页 |
5. 审判阶段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完善 | 第43-44页 |
6. 执行阶段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建构 | 第44-45页 |
(三) 配套措施 | 第45-48页 |
1. 建立救济措施 | 第45-46页 |
2. 制定专门法保护刑事被害人知情权 | 第46-47页 |
3. 鼓励社会团体协助刑事被害人实现知情权 | 第47-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