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11页 |
| 目录 | 第11-14页 |
| 1.前言 | 第14-19页 |
| ·RAS组成 | 第14-16页 |
| ·Ang Ⅱ受体AT1和AT2的表达 | 第16页 |
| ·Ang Ⅱ及其受体在皮肤损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 | 第16-18页 |
| ·Ang(1-7)的受体—MAS受体 | 第18-19页 |
| 2.材料与方法 | 第19-29页 |
| ·实验动物 | 第19页 |
| ·实验试剂 | 第19页 |
| ·主要溶液及配制 | 第19-20页 |
| ·主要设备和仪器 | 第20-21页 |
| ·动物模型建立 | 第21页 |
| ·创面上皮化的观察 | 第21-22页 |
| ·Ang Ⅱ定量酶联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 | 第22-23页 |
| ·Ang Ⅱ的受体AT1和AT2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 | 第23-24页 |
| ·创面细胞增殖数目的分析(BrdU染色) | 第24-25页 |
| ·创面细胞凋亡数目的分析(TUNEL染色) | 第25页 |
| ·Ang Ⅱ受体AT1和AT2 mRNA表达的检测 | 第25-29页 |
| 3.结果 | 第29-41页 |
| ·小鼠背部全层缺损创面愈合时间 | 第29-32页 |
| ·小鼠创面愈合过程中创伤局部组织Ang Ⅱ含量的变化 | 第32-33页 |
| ·AT1和AT2受体蛋白在小鼠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表达的变化 | 第33-34页 |
| ·小鼠创面愈合过程中BrdU标记指数的变化 | 第34-36页 |
| ·小鼠创面愈合过程中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的变化 | 第36-37页 |
| ·Ang Ⅱ受体AT1和AT2 mRNA在各时间点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表达 | 第37-41页 |
| 4.讨论 | 第41-43页 |
| 5.结论 | 第43-44页 |
| 6.创新之处 | 第44-45页 |
| 7.展望 | 第45-46页 |
| 8.照片 | 第46-51页 |
| 9.英文缩写词一览表 | 第51-53页 |
| 10.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1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57-58页 |
| 1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第58-59页 |
| 1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奖励 | 第59-60页 |
| 13.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