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郁达夫:文学史叙述的显在与缺失 | 第12-18页 |
·“叙述”显在:“零余者”的小说家 | 第12-14页 |
·“叙述”缺失:“真名士”的诗人 | 第14-18页 |
2 郁达夫旧体诗词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和美学风范 | 第18-34页 |
·厚重深沉的思想内涵 | 第18-25页 |
·“嘻歌怒骂生花笔” | 第18-21页 |
·“一片蒹葭故园心” | 第21-23页 |
·“拼向湖亭学醉歌” | 第23-25页 |
·绮丽多姿的艺术特色 | 第25-28页 |
·通俗自然 | 第25-26页 |
·善写“情”、“景”、“境” | 第26-27页 |
·“咏史”和“用典” | 第27-28页 |
·刚柔并济的美学风范 | 第28-34页 |
·婉约哀伤的阴柔美——抗战爆发前 | 第28-30页 |
·慷慨悲壮的阳刚美——抗战爆发后 | 第30-34页 |
3 “旧作新声”:郁达夫旧体诗词折射的创作心理认同 | 第34-38页 |
·新与旧的融合 | 第34-35页 |
·情与韵的和谐 | 第35-36页 |
·旧形式发悲声 | 第36-38页 |
4 重估与容纳:文学史叙述中突出郁达夫旧体诗词的“声音” | 第38-47页 |
·重估:郁达夫旧体诗词的研究价值 | 第38-43页 |
·揭示新旧交替时期的作家心态 | 第39-40页 |
·启发“新”“旧”参照的思考维度 | 第40-42页 |
·重审本民族特性 | 第42-43页 |
·容纳:郁达夫旧体诗词的文学史叙述 | 第43-47页 |
·交叉、融合作家新文学成绩的述评 | 第43-45页 |
·完善作家研究的全面与还原作家研究的真实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在学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