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第7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7-9页 |
(三) 论文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 第9-10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五) 相关界定 | 第10-11页 |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比较 | 第11-24页 |
(一) 党早期对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11-17页 |
1、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第11页 |
2、关于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教育 | 第11-12页 |
3、关于提高工人文化,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教育 | 第12页 |
4、关于引导工人加入工会,反对工贼的团结教育 | 第12-13页 |
5、关于引导工人从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的教育 | 第13-14页 |
6、关于建立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的教育 | 第14-16页 |
7、关于国际主义教育 | 第16-17页 |
(二) 党早期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17-21页 |
1、关于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教育 | 第17-18页 |
2、关于破除旧习俗、旧礼教教育 | 第18页 |
3、关于统一战线的宣传教育 | 第18-20页 |
4、关于引导农民加入农会的团结教育 | 第20页 |
5、关于提高农民文化,启发阶级觉悟的教育 | 第20-21页 |
(三) 党早期工人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异同分析 | 第21-24页 |
1、工人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共性分析 | 第21-22页 |
2、工人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差异性分析 | 第22-24页 |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比较 | 第24-37页 |
(一) 党早期对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第24-28页 |
1、说服教育、以理服人 | 第24页 |
2、创办夜校、开俱乐部 | 第24-25页 |
3、深入基层、实际调查 | 第25页 |
4、利用特殊节日及重大事件宣传教育 | 第25-26页 |
5、通过集会、飞行集会等方式宣传教育 | 第26页 |
6、口头形式宣传 | 第26-27页 |
7、文字宣传 | 第27-28页 |
8、画报宣传 | 第28页 |
(二) 党早期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第28-33页 |
1、阶级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2、实事求是方法 | 第29-30页 |
3、物质利益和思想教育相结合 | 第30页 |
4、调查法 | 第30-31页 |
5、口头形式宣传 | 第31-32页 |
6、以书刊、画报形式宣传 | 第32页 |
7、以办农民补习学校、讲习所形式宣传 | 第32-33页 |
(三) 党早期工人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异同分析 | 第33-37页 |
1、工人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共性分析 | 第33-34页 |
2、工人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差异性分析 | 第34-37页 |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比较 | 第37-44页 |
(一) 党早期对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效 | 第37-39页 |
1、促进了工人的罢工和反帝斗争的发展 | 第37页 |
2、促进了工人反军阀斗争的深入发展 | 第37页 |
3、促进了各级工会组织的发展 | 第37-38页 |
4、促进了工人武装力量的发展 | 第38页 |
5、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工人运动干部 | 第38-39页 |
6、促进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 第39页 |
(二) 党早期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效 | 第39-41页 |
1、促进了农民协会的广泛建立 | 第39-40页 |
2、推动了国民革命的深入发展 | 第40页 |
3、促进了农民武装力量的发展 | 第40-41页 |
4、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农运干部 | 第41页 |
(三) 党早期工人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异同分析 | 第41-44页 |
1、工人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共性分析 | 第41-42页 |
2、工人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差异性分析 | 第42-44页 |
四、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 | 第44-47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 | 第44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群众的现实需求及变化 | 第44-45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和形式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在校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