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8页 |
文献综述 | 第8-32页 |
一.现代医学对卵巢癌的认识 | 第8-24页 |
1.病因学及流行病学研究 | 第8-9页 |
·个人因素 | 第8页 |
·环境因素 | 第8-9页 |
·遗传因素 | 第9页 |
·生殖因素 | 第9页 |
2.发病机制研究 | 第9-15页 |
·卵巢癌与癌基因 | 第9-10页 |
·卵巢癌与抑癌基因 | 第10-12页 |
·卵巢癌与信号转导通路 | 第12-15页 |
3.卵巢癌的早期诊断 | 第15-18页 |
·CA125肿瘤标志物 | 第16页 |
·最新研究的肿瘤标志物 | 第16-17页 |
·新的检测手段 | 第17-18页 |
4.卵巢癌的治疗 | 第18-24页 |
·手术治疗 | 第18-19页 |
·化学治疗 | 第19-20页 |
·治疗进展 | 第20-24页 |
二.祖国医学对卵巢癌的认识 | 第24-28页 |
1.古代医家对卵巢癌的认识 | 第24-26页 |
·病因病机 | 第24-26页 |
·治法方药 | 第26页 |
2.现代医家对卵巢癌的认识 | 第26-28页 |
三.基因芯片技术在研究卵巢癌相关基因中的应用 | 第28-32页 |
1.基因芯片技术在卵巢癌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2.基因芯片技术在卵巢癌早期诊断研究中的应用 | 第29-30页 |
3.基因芯片在卵巢癌化疗耐药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第30-3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2-38页 |
一.肿瘤细胞株 | 第32页 |
二.实验动物 | 第32页 |
三.基因芯片 | 第32页 |
四.实验药物 | 第32页 |
五.实验试剂 | 第32页 |
六.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七.实验方法 | 第33-38页 |
1.药物血清制备 | 第33页 |
2.分组及药物血清培养液的制备 | 第33-34页 |
3.细胞培养 | 第34页 |
4.人信号转导基因芯片检测理冲生髓饮含药血清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4-38页 |
·收获细胞 | 第34页 |
·离心沉淀细胞 | 第34-35页 |
·RNA质量检测 | 第35-36页 |
·探针合成 | 第36页 |
·芯片杂交 | 第36-37页 |
·化学发光检测 | 第37页 |
·图象采集和数据分析 | 第37-38页 |
实验结果 | 第38-43页 |
1.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8页 |
2.基因芯片扫描结果 | 第38-39页 |
·叠加图 | 第38-39页 |
·散点图 | 第39页 |
3.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差异基因 | 第39-43页 |
讨论 | 第43-50页 |
一.消癥散结、扶正固本法的建立 | 第43-44页 |
二.理冲生髓饮的建立 | 第44页 |
三.理冲生髓饮对人卵巢癌细胞株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4-50页 |
1.上调基因 | 第44-47页 |
2.下调基因 | 第47-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1-63页 |
个人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