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改良论文--盐碱土改良论文

松嫩平原盐碱地改良后土壤特性及生物学评价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4页
   ·盐碱地治理的国家需求第9-11页
   ·盐碱地改良的研究进展第11-13页
     ·植物耐盐性的研究第11页
     ·废弃水资源灌溉的研究第11-12页
     ·覆盖改良的研究第12页
     ·化学添加剂的研究第12-13页
   ·本论文研究意义第13-14页
2 研究地点概况及实验设计与实施第14-19页
   ·研究地点概况第14页
   ·重度盐碱地生态治理措施及机理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第14-18页
     ·生态治理措施设计与实施第14-17页
     ·重度盐碱地土壤剖面土壤特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第17页
     ·重度盐碱地覆盖后"水-碳-盐"机理模拟实验设计与实施第17-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3 重度盐碱地生态治理对植物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第19-39页
   ·研究方法第19页
     ·植物生长和生物量的测定第19页
     ·植物光合能力的测定第19页
   ·结果与分析第19-37页
     ·浅槽和深槽改良生态治理重度盐碱地对种植苜蓿的影响第19-22页
     ·浅槽改良生态治理重度盐碱地后种植假苍耳第22-24页
     ·深槽改良生态治理重度盐碱地后种植甘草第24-26页
     ·深槽改良生态治理重度盐碱地后种植甜玉米第26-27页
     ·深槽改良生态治理重度盐碱地后种植白菜第27-29页
     ·深槽改良生态治理重度盐碱地后种植萝卜第29-31页
     ·深槽改良生态治理重度盐碱地后种植甜菜第31-34页
     ·深槽改良生态治理重度盐碱地后种植偃柏第34-35页
     ·小穴改良生态治理重度盐碱地后营造银中杨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4 重度盐碱地生态治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第39-48页
   ·研究方法第39-40页
     ·对土壤孔隙度和容重的测量第39页
     ·对土壤持水量、紧实度、pH值和电导率的测量第39页
     ·对土壤碱解氮的测量第39-40页
   ·结果与分析第40-46页
     ·重度盐碱地生态治理对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容重的影响第40-41页
     ·重度盐碱地生态治理对土壤持水量与土壤紧实度的影响第41-42页
     ·重度盐碱地生态治理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第42-43页
     ·重度盐碱地生态治理对土壤pH值的影响第43-45页
     ·重度盐碱地生态治理对土壤碱解氮和豆科植物固氮的影响第45-46页
     ·重度盐碱地生态治理对土壤长期阳离子浓度的影响第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5 重度盐碱地生态治理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影响第48-55页
   ·研究方法第48-50页
     ·土壤呼吸碳排放量变化的测定第48页
     ·土壤CO_2储藏量变化的测定方法第48-49页
     ·土壤改良有机碳测定第49页
     ·生物量碳的测定第49-50页
     ·盐碱地改良对生态系统碳汇的影响的测定第50页
   ·结果与分析第50-53页
     ·重度盐碱地碳增汇效应第50-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6 重度盐碱地土壤剖面及"水-碳-盐"模拟实验第55-67页
   ·研究方法和材料第55-57页
     ·土壤金属离子的测定第55-56页
     ·植被次生演替生物量和α多样性指数的测定第56页
     ·土壤碱解氮测定第56-57页
     ·土壤pH值与电导率测定第57页
   ·结果与分析第57-65页
     ·重度盐碱地土壤剖面水溶性钾、钠、钙和镁离子变化第57页
     ·重度盐碱地土壤剖面交换性钠、钙和镁含量变化第57-59页
     ·重度盐碱地土壤剖面pH值和电导率变化第59-60页
     ·不同实验设计对土壤交换性壤钠、钙和镁离子的影响第60-61页
     ·不同实验设计对植被次生演替生物量和α多样性指数的影响第61-62页
     ·不同实验设计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第62-63页
     ·不同实验设计对土壤pH值和电导率影响第63-64页
     ·不同实验设计对土壤风干含水率影响第64-65页
     ·不同实验设计对土壤容重影响第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落叶松和白桦人工林土壤呼吸动态及其对压实的响应
下一篇:分子对接研究神经氨酸酶与3-(3-戊氧基)安息香酸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