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分析及结构优化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4页 |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二、动态水力旋流器的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三、动态水力旋流器特点与主要存在问题 | 第10-11页 |
四、液液水力旋流器流场数值模研究拟现状 | 第11-12页 |
五、动态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六、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动态水力旋流器的设计 | 第14-20页 |
·动态水力旋流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第14页 |
·针对问题的改进设计 | 第14-17页 |
·振动问题的改进设计 | 第15-17页 |
·轴承润滑不良问题的改进 | 第17页 |
·结构参数设计 | 第17-19页 |
·相似准则 | 第18页 |
·转筒结构参数的确定 | 第18页 |
·溢流与底流结构参数的确定 | 第18-19页 |
·整体结构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动态水力旋流器性能的实验研究 | 第20-32页 |
·实验装置与流程 | 第20-22页 |
·振动特性研究 | 第22-28页 |
·机组测试设备 | 第22页 |
·测点简图 | 第22-23页 |
·测点分析 | 第23-28页 |
·分离性能的实验研究 | 第28页 |
·实验方案 | 第28页 |
·实验步骤 | 第28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实验数据 | 第28-29页 |
·压力特性分析 | 第29-30页 |
·操作参数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动态水力旋流器内部油水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 | 第32-57页 |
·数学模型的选择 | 第32-39页 |
·两相流模型概述 | 第32-34页 |
·两相流场的数学模型 | 第34-35页 |
·两相流时均方程组 | 第35-36页 |
·湍流模型的选取 | 第36-38页 |
·可动区域模型 | 第38-39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几何模型的简化 | 第39页 |
·网格的划分 | 第39-40页 |
·控制方程的离散与计算算法的选取 | 第40-41页 |
·离散化方法的选取 | 第40页 |
·离散格式的选取 | 第40-41页 |
·计算算法的选取 | 第41页 |
·流场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41-44页 |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4-52页 |
·流体的迹线 | 第44页 |
·速度场分布特性 | 第44-47页 |
·压力场分布特性 | 第47-48页 |
·油相浓度分布 | 第48-49页 |
·不同操作参数下的速度场分析 | 第49-52页 |
·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 | 第52-56页 |
·流量-入口压力及压力损失关系比较 | 第52-54页 |
·转速-入口压力关系比较 | 第54-55页 |
·流量-分离效率及转筒转速-分离效率关系比较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动态水力旋流器旋转栅结构优化研究 | 第57-63页 |
·旋转栅长度的优化 | 第57-60页 |
·螺旋式旋转栅的优化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详细摘要 | 第70-76页 |